粮油加工、林产品加工、茶油、山货等资源加工型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特色企业集群,放大产业优势。
其二,突出特色抓产业,促进农村经济新发展。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要充分发挥我县的生态优势,抓住省、市加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有特色的块状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在调整粮油结构上下功夫。粮食作物调整的重点是品种调优;油料作物调整的重点是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二是在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上下功夫。要立足县情,走生态之路,积极壮大特色经济,重点抓好畜禽、水产和经济林三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每个乡镇都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利用广阔的山场、水面,大力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广植经济林,扩大茶叶、油茶、林果、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培植一批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一批专业乡、专业村、专业大户。三是在扶持龙头企业上下功夫。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龙头企业、一个拳头产品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标准化农业、创汇农业、品牌农业。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服务企业,扶持一批民办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不断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四是在发展劳务经济上下功夫。切实加强培训,搞好服务,抓好维权,健全网络,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把商城建成高水平的劳务输出基地。
其三,整合资源抓引进,促进城镇建设上水平。加快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资金问题,要破除各种限制,以项目带动和招商引资为手段,整合城镇的土地资源、地域空间及城镇功能、城镇环境、城镇形象等要素,实现资源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形成民间资金、外资、信贷资金、国债资金和财政资金等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促进以县城为中心、上石桥镇为次中心和各乡镇政府所在地为重点的城镇体系建设。一是加快县城扩容提质,建山水园林城市。实施“南扩西进”,着力开发新区,扩大城区规模,完善基础设施;招商引资改造老城,开发高标准小区;加快城区陶家河整治和利用步伐,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优化人居环境;提高规划水平,加大规划执行力度,加强城市管理,加快文明县城建设。二是坚持产业兴镇,培育各具特色的小城镇。上石桥要以铁路、高速公路过境为契机,以规划区建设为依托,尽快建成全县民营经济和物流经济中心;其它各乡镇要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特色戏,努力形成一批乡镇企业主导型、旅游开
其四,多措并举建平台,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完成后,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必须加快构建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县域经济骨架,努力促进民营经济有一个更大的发展。要搞好规划区建设,引导民营企业向规划区集中。按城市规划,拟在上石桥建2平方公里的工业经济规划区,成立筹建组织机构,由2名县级干部牵头,抽调专职人员,具体负责规划区和市工业城商城园区建设。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领域,切实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融资难的问题,完善对民营经济的服务机制。要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其五,加大宣传搞开发,促进旅游经济快发展。我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拥有巨大的潜力,我们要把发展旅游业,进而带动第三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大举措来抓。特别是宁西铁路、信叶高速公路,商淮路建成通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