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多功能旅游文化服务体系,刺激旅游消费,拉动三产发展。三是大力宣传,强力推荐,开发旅游商品,包装精品景点,选择有潜力、独具特色的旅游线路,建立全疆乃至全国旅游线路网络,打造大旅游产业格局。四是规范管理,树立旅游行业整体形象。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改善旅游环境和秩序,加强旅游服务行业培训。要着力提升“北庭”文化旅游品位,提高特色旅游的知名度和带动能力。五是推介旅游资源和项目,对千佛寺、车师山庄、东大龙口水库等旅游资源进行包装开发,争取建成新的旅游龙头企业,带动我县旅游业向高层次方向发展。力争2008年实现接待游客29.83万人,实现旅游收入6771.6万元。
(三)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认真做好“三农”工作
一是以建好工业原料基地为重点,通过龙头企业的拉动和市场流通的带动,总结经验,开拓思路,规范、完善和扶持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农企联结机制,推广标准化种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加快以番茄、土豆、大蒜、中药材、红花、畜牧业为重点的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尽快形成特色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二是要进一步突出畜牧业在农业中的主导地位,做优做强畜牧养殖业。要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重点抓好牲畜防疫体系建设、牲畜品种改良和养殖小区建设工作。同时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大面积推广优质饲草种植,改进养殖模式,走企业化发展的路子。力争明年牲畜年末存栏达到58.3万头只,家禽养殖达到480万只,畜牧业收入占到农业总收入的49%以上。三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业经济。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积极创新造林投资体制,多方位、多层次争取造林资金,“大干林业、干大林业”。要坚持适地适树,在南部山区利用荒山荒坡发展8000亩林果业,在平原地区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在北部沙漠发展 5万亩以肉苁蓉为主的沙生产业,提升造林的经济效益,促进林业的良性发展。要把握政策导向,积极争取湿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绿色通道等造林项目,改善生态环境。2008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21.8万亩,其中宜林荒地20万亩,退耕还林1.8万亩;封沙育林10万亩。四是继续加强以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投入。要认真结合农村实际,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和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积极争取国家投入,年内力争5项
(四)以城市建设为抓手,扩大经济区域优势,拉动经济增长
要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定位于“生态旅游商贸城市”,突出“五个”特色不动摇,按照“东西相通、南北相应、城外成环、城内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