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但受地理、地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投入严重不足,工业规模难以扩张。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培育和引进资本、资金、技术,结合我县资源优势,逐步建立产业基地,做大做强一批骨干企业,扶持发展一批重点企业,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张。一是要优先支持成长性企业加快发展,推进全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8年力争实现工业增加值1.9亿元,工业经济保持21.7%的增长速度。新增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4家,新增工业投资1亿元。二是建立稳定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优先发展十大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工农互动、良性发展的格局。三是加快发展以煤炭资源转换为主的高耗能化工产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大中型煤矿、电石、pvc、石灰石、焦炭等重点项目建设,促使能源矿产加工业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四是突出重点,全力以赴支持重点农产品企业扩大再生产。 在抓好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促进企业技改,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争取使一批重点投资项目早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五是加快企业间的资产重组和整合。大力推进现有企业的整合重组和改造,引导现有企业转变观念,以资产、项目和产品为纽带,积极同大企业、大集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和改组、改造,提升现有企业的市场运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六是积极建立企业信用评价和贷款担保机制,争取在2008年建立企业贷款担保服务机构,解决企业直接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
(二)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经济指标。同时三产是典型的市场导向型、消费拉动型产业,是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吸纳就业等方面贡献日趋增大的产业。十六届四中全会后国家正在实施三产宏观调控政策,为三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坚实的平台。我们必须主动顺应产业政策导向,依托当前城市建设日趋完善的服务功能,把资金、资源、人才等生产要素引向第三产业。要坚持市场需要什么、第三产业就发展什么的原则,准确定位,突出特色,以观念创新引领三产大发展。
流通服务业方面,一是要结合城市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拉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借助城市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高标准规划改造庭州农贸市场,培育和壮大商贸流通市场网络,提高商品流转率。二是适应发展的需要,搬迁建设活畜市场,建成活畜交易及特色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大力引导和发展农村流通业,带动我县牲畜、家禽以及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外销,解决农民卖难问题。三是要继续加快社区服务、交通运输、餐饮、房地产、教育、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吸收就业多的服务行业的发展,改善和丰富城乡居民的生活。四是积极发展农业综合服务业,围绕农业生产需求,重点培育一到两个以农资供应、农产品营销、农业技术推广为主要服务内容的支农企业,努力开拓农村市场,促经农村经济的发展。
旅游业方面要以开发北庭故城、西大寺、森林公园、沙漠狩猎渡假旅游等特色旅游资源为重点,强力促销,精心包装,打造精品,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整合和开发旅游资源,逐步形成南山生态渡假旅游区、沙漠探险狩猎休闲度假区和平原文化旅游区,营造丰富多彩的大众休闲旅游和特色生态旅游环境,着力构建大旅游产业格局。一是在完成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力争完成重点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规划工作,促使旅游业向规范化方向发展。二是统筹兼顾,完善景区(点)设施建设,努力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接待和服务的层次,形成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