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不仅使工业化缺乏有力的支持和广阔的市场,而且使农业现代化缺乏有效的推动力量,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清和顺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强烈愿望,立足县域实际,研究和提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新思路、拿出新举措。县委九届四次全会针对当前我县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适时提出了大力实施开放带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加快我县城镇化步伐的新任务。刚刚闭幕的县“两会”审议通过的县“十一五”规划纲要,科学制订了近五年我县的城镇化工作目标,即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达到20万;重点镇得到加快发展,新甸、歪子、王庄、沙堰和施庵5镇建成区面积均达到2平方公里以上,人口2万人以上;其他建制镇的镇区面积均发展到15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增加到1万人以上;农村交通面貌明显改观,全县公路通车里程2200公里以上,公路百平方公里密度提高到210公里以上等。这是县委、县政府立足我县县情,着眼化解城镇化滞后、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工作奋斗目标,主要举措就是通过培优壮强中心城区、重点镇,加快发展一般建制镇,全面改造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更好地发挥城镇化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中的纽带作用,实现城乡经济相互促进、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共同推进我县城镇化工作,努力建设更加繁荣文明的农区新城镇。
二要再创工作新局面。去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交通、建设、规划等县直部门和乡镇的积极工作以及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城镇化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规划建设了白河新区,配套完善了建成区的基础设施,县城面貌进一步改观。城镇化率达到30%。小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甸铺、歪子、沙堰、王庄四镇进入全市50强镇。投资22亿多元,对s103、s244、s335三条过境省道以及溧河至五星、歪子至施庵、樊集至县城等县乡道进行了改建,完成“村村通”工程109公里,全县道路通行条件进一步改善。今年,我们要继续围绕创建“水城、绿城、棉纺织名城”,坚持规划、建设、经营、管理“四位一体”,中心城区、小集镇和文明新村良性互动,创新发展理念,完善城镇体系,强化设施配套,推动城镇化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具体工作中,〖htk〗一要突出规划龙头。牢固树立规划效益是最大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的理
二要着力构建城镇体系。 中心城区要按照“新区出形象、旧城变面貌、沿河出特色、管理上水平”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四区”、“四厂”建设,强力组织实施10项重点工程。滨河路、三里河景观路、解放路、汉城路、书院路、朝阳路、大桥路、汉华东路等8条道路配套工程要全部开工建设;金府步行街完成一期工程,启动二期工程;3月份启动电影院、体育场区域的开发建设,同时开工县体育中心;加快建设一高中分校、文化“三馆”和广播电视传输中心;搞好三里河景区建设工程,包括橡胶坝建设及护岸硬化、绿化工程;启动城北公园一期工程,规划建设白河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