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9.8%;实现利税4.52亿元,增长65.8%。工业用电量完成2.1亿千瓦时,增长39.8%。外贸公司、索通碳素、澳泰纺织、新宇塑编等十大出口创汇企业培育工程卓有成效,外经外贸增势强劲。截止5月底,新批外资企业4家,增资企业1家;合同利用外资490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27万美元,分别增长286%和386%;实现自营出口755万美元,增长455%。三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狠抓经济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大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项工作的力度,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出现的安全事故和环保案件做到了应急处理,把危害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大检查活动,对全县所有单位、部门、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环保问题进行了排查,并拉出单子,限期整改。上半年,全县未发生一起重特大安全事故,2月份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在去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全国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县的基础上,今年4月份又被省环保局列为全省生态示范区。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上半年,所分管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工作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虽然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等指标在全市继续保持了领先位次,但有的指标与自己相比增幅出现下降,有的指标与先进县市比还有一定差距。二是工作的干劲还不够足。自己跟自己比,虽然工作干劲有了明显增强,但与其他县市相比,与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突出表现在重点项目开工率低、进展迟缓,项目转变为企业、企业转变为财源支柱的周期较长。三是发展的措施还不够硬。虽然在大上工业、发展民营、出口创汇、优化环境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缺少一些快速发展的硬措施、硬手段。在企业融资、峰谷用电、安全生产、发展环境等方面还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三、下步工作目标和措施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好发展的基础问题。就临邑来说,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一是要倾力培植骨干企业。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着重培植一批市场前景看好,有较好经济效益的企业。继续对恒源石化、昌源纸业、克代尔啤酒等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植,确保其充分发挥应有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培植和发展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和企业,作为我县未来的财源支柱和骨干企业。对十大工业项目、十大“农字号”龙头企业、十大出口创汇企业,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重点扶持,促进其不断发展壮大,逐步成长为支柱型企业。二是要全力打造民营经济三大亮点。打造“顶天立地”亮点,对列入全县重点扶持范围的20家骨干民营企业,因企制宜,因企施策,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形成典型样板,增强示范带动作用。打造产业亮点,继续重点培育面粉、塑编、纺织、化工、机械铸造五大产业,加快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使五大产业发展成为企业规模化、产品系列化、市场占有率高度化的产业基地,凸显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鲜明形象和特色。打造科技亮点,引导民营企业加速科技创新步伐,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新设备、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产品,以科技进步再造新的增长点。三是要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对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进行包装,突出工业、农业、基础设施等行业和领域利用外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攻日、韩、台,积极与世界500强企业接触和联系,力争在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上实现较大突破。对十大出口创汇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充分挖掘其出口潜力,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