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合作经济组织。以六合旱藕专业合作社和弄拉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等典型为龙头,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县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25个。三是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得到进一步加工,品位进一步提升。全县涌现出*山里人、六合零家和山里来等10多家农产品加工厂,开拓了农产品发展新领域,提升了我县农产品资源的整体素质和市场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四是加强土地流转服务。进一步探索和加强土地流转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全年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3.53万亩,涉及农户1.8万户,有力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优化农业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投入175万元实施1个自治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6个*市生态家园建设工程,加强示范点的屯路硬化、“四旁”绿化、文化活动室建设等,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业,增加收入。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乡风民风逐步改善。
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加大。第二批26个“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通过自治区检查验收;投入400万元全面启动第三批26个“整村推进”贫困开发工作;投入644万元财政扶贫资金实施“减贫脱困”项目,修建贫困村道路50条,实施人饮工程项目52处;投入700万元帮助贫困村发展杜东母猪、里当土鸡、竹子、剑麻、指天椒等特色产业;投放扶贫贴息贷款1200万元,解决贫困农户发展种养项目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利用中央财政扶贫试点资金1000万元,认真实施“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试点项目。
支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县发放农资综合直补资金2048.28万元, 92944户农户受益;拨付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及生态林管护费共943万元, 5100多户农户受益;农机具购置1682台(套),补贴资金345.77万元。通过全面落实各级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更好地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成效明显。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县为契机,完善农民工服务体系,投资110万元建设县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周鹿镇人力资源市场和古寨人力资源市场,划拨31万经费建立乡(镇)、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为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平台。深入实施“党旗飘扬·引凤还巢”、“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等主题实践活动,开展“能帮就帮,情系农民工”志愿服务,积极做好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全年共举办 “春风送岗”和“就业援助活动周”专场招聘会18场次,参与企业21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16000多个;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企业20多家,安排从业人员4000多人。发放贴息小额扶贫贷款1200万元,进一步鼓励农民工就业创业,有效缓解我县就业压力。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力推进。以乔利乡、古寨瑶族乡为试点,通过层层落实林改目标责任制,加强培训,多渠道增加技术力量,强化对林改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全面推动全县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预计20*年度完成发证总面积为70万亩。
(四)加快工业化建设步伐,工业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园区带动作用明显。通过创新服务机制,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促使企业加快落户集中区。百龙滩工业园区现有*华宇纸业有限公司、*和发强纸业有限公司、*市美誉食品有限公司和百龙滩电厂等重点企业。其中,百龙滩电厂每年为我县上缴利税1300多万元。*市美誉食品有限公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