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抓好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带动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支柱产业的科技工作。要加强科技项目管理,整合科技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围绕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要结合自治县实际,通过科技项目大力支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级组织自我发展能力。要调整科技投入结构,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合理配置科技经费,发挥科技资金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和带动作用。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经费监管制度,强化经费使用监管力度,加强对各类科技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类科技项目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二)加快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
科技是农业的根本,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最有效途径就是依靠科技,把落后的农业转化为先进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要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提高产出效益。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依靠科技,发挥优势,引导农民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努力提高产出效益。着力发展区域优势明显、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特色经济作物。南部乡镇与察和特开发区要压缩棉花低产田面积,扩大甜菜、辣椒、番茄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什托洛盖镇要利用217国道和中心镇的交通区位优势,结合实际,加快发展大棚蔬菜、大棚花卉等设施农业。要注重比较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市场需求的品种,加强对设施农业的技术服务,强化种植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北部乡场要在发展黑加仑、文冠果、沙棘等特色林果业的基础上,聘请农业专家进一步科学论证,逐步扩大种植规模。要依托自治县丰富的有机农牧业资源,加快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香港弘港集团发展有机棉、蒙哥尔发展优质牛羊肉深加工为重点,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培育一批具有知名度的农畜产品品牌。要进一步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和建立各类农村专业协会组织和农牧民经纪人队伍。各乡镇场、各部门要为各类协会组织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各类协会带动作用,切实减少农产品销售中间环节,使农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实现农牧民利益最大化。
二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发展现代畜牧业。目前,自治县大多数牧民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游牧生产方式,草场超载放牧,严重退化,畜牧业生产仍处于低质、低效、低水平的“三低”状态,特别是一些传统、劣质的土种牲畜仍占有很大比重。面对当前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我们要突出抓好牲畜品种改良,按照“良种繁育、财政补贴、扶优扶强、全面推开”的思路,以自繁自育为主、引进外购为辅,启动“牲畜品种改良年”活动。各乡镇场建立良种牲畜核心群1—2个,通过胚胎移植、冷配等技术,加大品种改良力度,力争用3—5年时间使我县牲畜品种优良率达到80%以上,实现畜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要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充分有效的利用自治县南部农区的农作物秸秆和饲草料,深挖农区畜牧业发展潜力。要本着“退棉增草、种草增畜、舍饲精养、提高效益”的原则,通过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加快饲草料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切实抓好农区牛羊育肥和特色养殖,培育养殖大户,力争每年每个村(队)实现“一个大户、十个小户”的目标,形成“家家有畜、户户良种、普及圈养、质量并重、快速发展”的新格局,带动农牧民增收。要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培训力度,坚决防止重大疫情发生。
三要加大农牧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牧业科技含量。要提高农牧业的科学化水平,必须抓好农牧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工作。在农业方面,南部农区农业生产相比较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