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只有4个点的群众知道这个平台,绝大部分群众还不知道通过该系统能办哪些事项、怎么办、找哪些人办、成本是多少等,仍在按原有的办事方式。这一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工作、目标、效益就会大打折扣。三是软件设计以及人员培训还需要完善。服务流程的设计也就是虚拟程序与实质程序、虚拟材料与实质证据等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人员的培训和配备是个大问题,我们的大学生村官是流动的,村委会干部的素质也还需进一步提高,县乡干部也需要进一步培训,人员的流动性与服务的长期性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矛盾和问题。四是初期投入大,运行成本高。从光纤接入的模式看,每个点每月的运行成本在300元左右,如果全县127个点都需要这么高成本的话,那这个运行将是个很大的投入。而光纤的投入更是可想而知的。如何解决好高成本、高投入、高维护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设备的管护、使用寿命的延长等问题,就需要我们从一开始就要算清投入帐、成本帐,绝不能为了搞形式、走过场或者做“形象工程”而不计成本、不计后果、不讲可持续。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全面推进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
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是“服务群众、注重效益,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服务群众是根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县乡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效益就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特别是政治效益的最大化;立足实际就是要实实际际、实实在在,既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又不超越我们的承受能力、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着眼长远就是要在领导体制上、服务手段上、技术平台上、人员培训使用上、制度建设上,一定要着眼于推得开、推得走、推得快,着眼于越走越好、越走越广、长期运用。
当前,全面推进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总结经验,充实完善。县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创先办、农办、电子信息管理局要对前阶段工作从政治的层面、工作的层面、技术的层面、群众的层面和效益的层面等“五个层面”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归纳和总结,总结和提炼出带有规律性、全局性、长远性的经验、制度,完善现有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确保全面推开后更符合实际、更符合群众的需求、更符合党政服务的规范程序、体现富宁的特色。
(二)积极拓展,大胆创新。对现有的田蓬四个试点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将要启动建设的各个点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实完善、全面推广。对于在这四个试点中没有发现和没有总结出来的经验而在其他地方可能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有敏锐性和鉴别力,要大胆探索、认真研究、加强研判,制定出具体措施办法,积极拓展、推广应用。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部门、乡镇和村组,尤其是人民群众对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的知晓率是决定这一项工作和实践能否取得实效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全县各级涉农部门和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站、宣传栏等多种宣传媒体,从多个层次、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大力宣传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的目的、意义、手段、方法以及效果、效率等,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这个系统和平台的认知度和知晓率。同时,要注意挖掘亮点,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加以宣传。通过全过程、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积极营造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的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认真培训,提升素质。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关键是靠人,只有办事人员、操作人员的素质具备了、提高了,运用熟练了、习惯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