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新的手段,解决了农业、林业、水务、畜牧和国土、教育、劳保、计生、卫生、民政、信访等部分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它仅仅是一个系统。而有关“三农”更多的政策和事项,以及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落实的问题等,都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加以拓展、推进和落实,如最新时事的传播、最新政策的传达、农技的推广、科技的培训、民族文化的传承、民间矛盾的纠纷、基层组织的政权、网上党的建设以及边境地区涉及的国防、民兵预备役等,都可以在现有的这个平台上进行拓展。因此,我们说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在形式上、内容上、程序上、方式方法上都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拓展空间。
(四)群众反映良好,值得推广应用。一方面的反映是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办事省钱、省时、省精力;另一方面的反映是各级组织和干部办事比以往更高效、更规范、更公开、更公平、更公正,树立了党政机关的良好形象,增进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第三方面的反映是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包括省、州党委政府领导和媒体,其他县市区的关注。就目前运行情况看,田蓬4个试运行点已应用网络智能办公系统为群众办理事项200多件,其中群众需要到镇党委、政府办理的近50件,需要到县级部门办理的150余件。通过这个系统办理后,与以前相比,把群众往返路费、食宿费、误工费等费用加在一起,若平均每件事为群众节约50元钱,200件事就为群众节约了1万元的办事费用。这仅仅是4个点一个多月的情况和部分服务事项,若全县全面推广,覆盖全县、年年运用,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它所产生和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政治效益绝对不可估计。可以说,推广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势在必行、影响深远、价值巨大。
二、认清形势、找准问题,增强做好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形势让我们倍感压力巨大。当前,做好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各方关注,群众得到实惠,各方积极支持,也引起了上级以及各方面的关注与重视,对我们寄予殷切希望。这是好事。探索服务“三农”工作的新途径这一难题我们破解了,就必须全力以赴,把它做得更好、更宽、更大。但是,由此也给我们带来了工作上的压力,就要求对我们对这一实践探索,要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炼、不断地推广、不断地完善,把存在的不足以及我们正视不到的地方进一步充实、完善。要充实和完善以及解决技术的问题、操作上的问题、程序的问题以及人员培训问题等,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艰辛的探索和不断的总结。这项工作完得成与否、搞得好与否,按时间要求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对我们来说责任重大,而且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行动统一到县委政府的目标要求上来,增强全面推进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全力以赴抓好这项“民心工程”,绝不允许造花瓶、走过场、搞形式,决不允许马马虎虎、虎头蛇尾、不了了事。
(二)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解决。虽然我县电子政务系统服务“三农”工作前一阶段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主要体现在:一是服务事项少、覆盖范围小、运行时间短。要能够把规律性的东西、全局性的问题,摸得出来、掌握得透、解决得好,应该说仅有田蓬镇的这4个点是绝对不够的。二是群众知晓程度还比较低,需要提高。目前只有4个点的群众知道这个平台,绝大部分群众还不知道通过该系统能办哪些事项、怎么办、找哪些人办、成本是多少等,仍在按原有的办事方式。这一问题不解决,我们的工作、目标、效益就会大打折扣。三是软件设计以及人员培训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