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把理论学习与理论宣传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解答群众普遍关心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用科学理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调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
(二)牢固树立“第一要务”的思想,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增强预见性,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开拓创新,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加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抓好交通、能源、水利、生态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粮食总产稳中略增,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烤烟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优质肉牛产业化步伐稳步推进,泡核桃产业发展初具规模,茶叶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坚持县委提出“优一兴三强二”的工作方针,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全乡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08年底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8865.58万元,五年年均递增4.2%;农民人均纯收入1414元,五年年均递增4.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5万元,五年年均递增5.2%。根据《xx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始终把泡核桃产业作为富民兴乡的又一支柱来培植。按照“合理化布局、规模化推进、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的方针,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在田边地角、干沟箐边和荒山荒地种植向适宜耕地种植转变;把泡核桃发展作为家庭副业向培植支柱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转变;注重面积的数量型向高产优质的效益型转变。从2003年到2008年全乡共规范化、科学化种植泡核桃7.15万亩,实现了人均2亩的目标。今年预计实现产量562.5吨,产值450万元,户均收入达513元,人均收入达126元;到2010年,预计实现产量2687.5吨,产值2150万元,户均收入达2389元,人均收入达602元;到2020年,预计实现产量10825吨,产值8500万元,户均收入达9444元,人均收入达2380元。
(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着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十佳人物”评选活动,爱国卫生运动和大型文体活动,使全乡科技、文化、体育、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广播电视、对外宣传等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实施“科教兴乡”战略,“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四)不断深化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积极推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取消农业税,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农村信用社改革不断深化。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政府职能转变加快。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式,改善投资环境,按照“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效益”的方针,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敞开乡门,欢迎一切外来投资,除国家明令禁止的投资项目外不设任何限制。引进投资300多万元的松脂加工厂1个,投资300多万元的马街河小型水电站1个。
(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始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决策程序进行科学决策。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加强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并支持乡人大主席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