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8月9日卫生部鉴于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从9日起,停止每日向社会通报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8月11日商务部对四川猪肉发出解禁令,紧接着四川省商务厅代表团到广州、湖南、重庆等省市商讨恢复四川猪肉流通。
(三)禽流感疫情对目前猪业“寒流”雪上加霜。今年全球已有25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禽流感疫情,我国已有9个省、自治区先后发生了21起疫情。口蹄疫、链球菌病既影响外销又影响内销,加速了猪肉制品消费比例的下降速度。受禽流感的影响,禽肉制品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猪肉制品的消费市场,消费者购买力受到冲击,是价格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导致猪价下跌。2004年全国全年的肥猪价(4.35元/斤)、仔猪价(6.59元/斤)是近11年的最高价。一是在高效益的驱动下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过大(正常8%,现已达到9.8%),导致今秋、今冬仔猪供应量增加,加之9—11月肥猪价跌幅较大,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导致仔猪价格下降。二是2004年后肥猪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养殖专业户(场),散养户扩大规模,致使今年一、二季度生猪存栏、出栏增长幅度为近五年之最。二季度补栏的育肥猪集中在近期出栏,导致生猪生产出现季节性、阶段性过剩,拉动价格下跌。三是肉多嫌肥,近期瘦肉批发价格为11000元/吨,肥肉批发价格为3000—4000元/吨,肥肉销售价格过低也是影响肥猪收购价格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恐慌心理顺应了猪价下跌。一是猪链球菌病的发生、猪链球菌病疫情的每日通报、四川猪肉在外省的“封存”、肉类加工企业的低价收购和个别地方的停止屠宰、四川猪肉加工企业的“清仓大甩卖”,使养殖户、深加工企业本来就非常敏感的神经变得更加紧张,更加恐慌,于是全国普遍出现降价销售猪肉产品。二是这次历史上首次出现在高价位期的大幅跌价,导致饲养户错估行情,认为6—8月份的降价应在双节(中秋、国庆)期间有所回升,本该在9月初猪价刚刚下降时就应该出栏的猪不出栏,观望行情变化,一直坚持饲养。而让养殖户始料不及的是“双节”猪价并没有上涨,再也坚持不下去,于是出现了10-11月的“扎堆儿”出栏,南方因此出现了卖大肥猪(150公斤)的现象。三是今年的养猪多为银行贷款或经销商扶持,猪价下跌引起银行、经销商抓紧催收欠款,养殖户在无奈的情况下低价抛售。四是肥猪经纪人趁机压价牟取暴利。
三、2006年猪价预测
1、目前的禽流感疫情在国内外的夹击下,直接影响禽肉、禽蛋制品的消费,并将在链球菌病阴影的消失中对猪肉的消费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2004年的全国禽流感疫情推动了生猪价格的大幅上涨,为全国猪价在当年9月份达到历史最高点(4.83元/斤)立下了汗马功劳。
2、根据目前养猪行业的“洗牌速度”,河南、四川、浙江、福建等省的母猪淘汰速度,各地的育肥猪抛售速度,估计猪价在年底最迟不过明年3月份走出低谷,这是河南、广东、湖南、湖北六省区养殖协会200多名专家、老板11月19—20日在武汉召开的六省区养殖协作组会议上的预测结论。
3、银行、经销商,肉类加工企业、各级人民政府应情醒认识“人退我进”的道理,帮助养殖户渡过当前难关。
4、专家预测生猪优质优价将成为趋势,2006年生猪价格将保持在3.5元/斤,2007年保持3.7元/斤左右。
四、抵御猪业市场风险的有关对策
(一)继续发展良种母猪,建设良种母猪基地。母猪是生产资料,是生产仔猪的机器。优良的品种是大幅度提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