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有些指标已达到终期评估值。全市25个乡镇卫生院通过市级“母婴安全乡卫生院”评审,四是一批项目实施带动农村卫生发展。农村卫生服务能力项目建设和“降消”项目共争取x光机等27个品目的443台件医疗设备,极大地改善了乡(镇)卫生院的办医条件。五是新农村建设加快了改水改厕步伐。通过争取政策支持,今年已落实农村改厕500户,经费投入12.5万元。
4、社区卫生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制定了《2006-2007年新余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计划》,城北、城南卫生院两个社区卫生试点正在按六位一体功能标准进行规范设置与改造,目前,我市城区已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个,社区卫生辐射服务人口约10万,占城区总人口的27%。
5、医疗机构治理更加规范与人性化。一是“群众满足医院”创建活动深入开展。3月份,省卫生厅对我市进行了“医院治理年”检查考评,总体评价较好。各级医疗机构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加强内涵建设与质量控制,健全和完善各项便民服务措施,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水平,使医院治理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是全力遏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出台了《关于加强单病种质量治理与费用控制的实施方案》,对20种单病种进行了限价,各医疗机构推出了相应的单品种限价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三是加强了“规范药房”建设,召开了全市创建“规范药房”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确定了“规范药房”试点单位400家,为促进合理、安全、有效、经济用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济困医院(病房)建设开局良好。率先在全省进行了济困病房试点,济困病房自2月24日推出以来,已先后为777人次减免医疗费用5.7万元。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周建华为组长、副市长廖兰芳为副组长的新余市济困医院(病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拟定了《新余市济困医院(病房)建设工作方案》,并经4月26日市六届人民政府第1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新余市第六医院列为济困医院建设试点,市直三家医院拿出一定病床设立济困病房,计划设立济困病床96张(其中市人民医院56张,市中医院25张,市妇幼保健院15张)。目前,市第六医院预备对现有门诊、住院和辅助大楼进行维修改造,改造后将推出100张济困病床。
6、卫生综合执法力度加大。取缔非法行医82户次,责令改正58户次,警告17户次,收缴器械72件,无证药品37箱,拆除虚假医疗广告牌3块,罚款近5万元。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5家单位进行了处罚,处罚金额4000元。大力开展“健康餐桌促进行动”,对市管62家餐饮机构进行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治理评定。全市查处各类卫生违法案件124件,立案查处15家,罚款11.96万元,销毁各类违禁健康相关产品562公斤,价值2.15万元。
7、卫生行风建设明显好转。结合学习新党章、“八荣八耻”教育、卫生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医药购销领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行动。相继成立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了《新余市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专项治理工作目标、任务与重点。治理商业贿赂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8、卫生人才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出台了《新余市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治理办法》、《新余市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选拔办法》和《新余市卫生人才基金使用治理办法》等一系列督促人才建设政策与措施,规范了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的治理。同时,计划从市直医院选派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卫生人才,组成卫生人才服务团,赴县(区)医疗卫生单位挂职锻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