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可以照搬照套,只有坚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走中国特色的卫生发展与改革之路,才是我们唯一现实的选择。
面对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机遇,各级政府要牢牢抓住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这一要害环节,将其列为落实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着力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治理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是对各级政府执政能力与治理聪明的考验。就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来说,其核心是政府组织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按照这个大的方向、大的目标,政府如何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规划的落实;政府如何强化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保障责任,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政府如何加强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统筹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政府有关部门如何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服务质量的监管,等等。这些需要各地、各单位因地制宜,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三)正确熟悉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重要性。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这是中心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为构建和谐社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保健权益,解决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建设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其实质就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并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气构和城乡基层卫生气构的公共服务职能。这项制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注重公平和效率,有利于缩小群众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差距。
当前,党中心强调以人为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注重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政治基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稳定增加,这是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经济基础;人民群众要求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期盼社会和谐,这是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社会基础;同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取得了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工作经验,这是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工作基础。可以说,卫生事业面临难得的改革发展机遇,卫生系统肩负着光荣的历史使命,要害是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清形势、统一熟悉、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入手,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为目标,以公共卫生气构、农村卫生气构和城市社区卫生气构为服务主体,采用适宜医疗技术和基本药物,由政府承担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二、突出重点,着力推进,努力实现全省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卫生部门肩负着繁重的任务和光荣的责任。各级政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面临新的形势,要适应新要求、把握新机遇,在统一思想熟悉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着力从以下五方面推进卫生
工作,努力实现全省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疾病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经过三年的努力,我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但是,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降低重大传染病发病率,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仍然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食品安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