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
近几年来,我们按照“政府花钱购买服务”的原则和“服务网络化、责任网格化、治理一体化、信息现代化”的要求,抓规划、建制度、强投入,全力构建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强化社区责任医生队伍建设,确保“政府出钱、卫生出力、百姓受益”的政策落到实处。目前,全区共设立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3个;共有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技人员262人,全科医师培训率达到60.79,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率达到83;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覆盖人口达18万人,占全区农渔村总人口的95%,2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去年11月,我区通过了省社区卫生服务评估组评估验收,成为了全省第一批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
一、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主要做法
(一)提高熟悉,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区委、区政府把发展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乡镇(街道)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把发展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手段来抓。为加强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领导,区政府成立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定期召开会议,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逐步建立起“政府领导、卫生主管、部门配合、社会支持”的工作格局。
(二)科学规划,完善机制,全力构建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按每个乡镇(街道)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个社区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要求,全区共规划设置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3个(临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不再另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试点引路、积累经验,稳步推进”的方法,坚持“低成本、高标准、广覆盖”的原则,对村卫生室、卫生院采取“建、调、并、转”等措施,实现了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用房标准化,治理规范化和设备设施齐全化,从而在全区农渔村形成了结构合理、布点均匀、区域负责、全方位覆盖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同时,健全社区卫生服务各项治理规章制度,建立“按需聘人、竞聘上岗、岗位治理、绩效考核”的用人机制,出台《关于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职工分配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责任医生工作考核评分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并根据文件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来确定社区责任医生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分配,提高了社区责任医生的工作责任性和积极性,提升了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三)强化责任,深化内涵,不断提高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我们按照“整合资源,分片包干,团队合作,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社区责任医生制度,实行每1000-1500人配备1名责任医生,并根据工作需要适量配置社区责任护士,全区共配备194名社区责任医生和护士,推行“定期+按需”的服务模式,使全区18万农渔民都拥有自己的保健医生,并通过给社区责任医生和护士统一印发名片,在××日报公示社区责任医生和护士姓名、联系电话,将社区责任医生和护士的联系电话纳入“114”查询系统等措施,积极推行社区责任医生进家庭制度,努力实现“医生知人人,人人识医生”的目标。今年,区政府已将“
百名社区责任医生进家庭服务”列为政府“十项实事工程”之一,作为构建海岛和谐社会、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品牌工程之一。同时,坚持以预防保健为重点,以健康教育为先导,全面发挥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功能。2006年,全区农渔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建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