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事业发展相对缓慢,卫生经费投入不足、卫生人才缺乏、医疗技术水平不高、农民医疗保障制度未建立等问题。四是突发公共卫生应对能力需进一步加强,防病治病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变化、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公共卫生任重道远。五是广大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还比较强烈。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且要切实加以解决。
总之,对当前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既不能只看到成绩;也不能只看到问题和困难。我县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同时一些突出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机遇与困难同在。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在制订规划、政策和措施上下大气力。一方面,要深刻地认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既有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也有受现阶段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艰苦的过程。另一方面,更要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定信心,深化改革,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做好人民群众的健康卫士,不辜负党和政府的重托,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期望。
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县的卫生事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县委、县政府对卫生事业高度重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倾斜,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二是宏观政策的机遇,从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等都被提到重要议程,卫生事业将有更全面、更有力的政策保证;三是我县处于中西部结合区,县域经济获得跨越式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转变,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医疗保健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将直接拉动卫生事业发展;四是我县作为三峡库区县,区位优势明显,这必将带动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五是医疗卫生体制
我们要善于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大趋势下把握全局、找准位置,抢抓机遇、谋划未来,朝着更加宏伟的目标乘胜前进。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十一五”时期我县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卫生发展框架,构筑起费用相对低廉的优质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的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服务、康复保健网络。到2010年,人民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反映居民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两个走在前列”的目标。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制定了《××县卫生事业“十一五”及2020年远景规划纲要》,已经县委县政府批准。提出的主要指标如需转载或摘录请注明出处: 包括: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40/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0‰以下;传染病发病率比“十一五”期间下降10个百分点;计划免疫“五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着眼大局,抓住关键,把握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我们要深刻认识卫生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对卫生工作的要求,深刻认识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