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的协调发展,同时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其次,做好统计工作,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与人口大市相匹配的经济大市、“物流天下”的商贸强市、滨水生态环境优越的宜居城市、古今文化相辉映的文化名市的战略目标,同时提出,我市要在鲁南经济带、淮海经济区和全国革命老区中实现率先发展。要加快推进“四市”建设,努力实现“三个率先”发展,必须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统计信息、咨询建议,为党委、政府研究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发展的进程和成果,也需要统计工作予以充分反映、全面描述。第三,做好统计工作,是提高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行政管理系统的决策、执行、信息、咨询、监督这五个环节当中,信息、咨询、监督这三个环节与统计工作密切相关。政府进行科学决策,需要准确的统计数据作支撑,需要统计调查准确反映国情国力、市情县情。第四,做好统计工作,是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环境保护等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统计部门要适应形势要求,为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咨询服务和快捷有力的监测预警,让人民群众通过统计看到发展,感受到实惠,同时也让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通过统计信息正确判断行业发展和市场走向,捕捉商机和规避风险。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统计工作面临的环境和内容发生了深刻变化,任务更加繁重,标准要求更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各级统计部门和广大统计工作者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坚定信心,振奋精神,积极进取,努力推动全市统计工作再上新水平。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各项统计工作
今年是我市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要一年。全市各级统计部门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统计保障。
(一)继续推进统计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计工作要彻底摆脱重经济、轻社会,重总量、轻结构,重速度、轻效益等传统观念的束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改革完善现行的统计制度、统计方法、统计工作流程,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统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要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一系列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体系,增加反映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完善经济运行监测体系,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着重加强节能减排、社情民意、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统计监测工作,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统计数据科学性、准确性。要根据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组织开展社情民意调查,架起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二)进一步强化统计能力建设。一是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在乡镇体制综合改革中,各县区要保持乡镇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确保源头数据质量,夯实统计数据基础。二是要加强统计法制建设。要深入开展统计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规范统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加工、管理和发布流程,努力营造依法统计的良好氛围,同时,注重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统计工作权威、保障统计工作秩序。三是要加强信息化建设。要加快统计调查手段的创新,用统计信息化带动统计现代化,减少对统计数据的中间干扰,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四是要改进和规范部门统计工作。要进一步健全部门统计机构,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和方法,理顺报送渠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