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总体目标,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全党全社会共同参与为重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实行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为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实现现代化,培养造就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改革创新,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局面。省委、省政府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作出了部署和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当前要突出重点,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构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三个重要环节。要紧紧抓住这三个重要环节,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和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切实担负起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上的责任和使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将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德育教学方法,拓宽德育教学渠道,完善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综合评价机制。要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劳模精神,树立和宣传一批优秀青少年典型,形成良好导向。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怡情益智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受到良好的熏陶。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学生全面发展。高度重视中小学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支持他们不断探索和改进工作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好自身职能。
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各级妇联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都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要通过开展现代家庭教育指导行为,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
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要特别关心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未成年子女教育,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社区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社会教育社区化是当前一个发展趋势。社区基层组织要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作出具体规划安排。通过社区与学校联合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方式,对家庭教育实施有效指导。社区党组织要及时了解和掌握社区内未成年人基本情况,发挥社区人才和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沟通,在形成三结合教育网络中发挥龙头作用,发挥整体效应,形成社会化、开放性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格局。
第二,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未成年人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先进文化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把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大力发展和传播先进文化,为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