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密切关注省内外和州外疫情动态,及时准确掌握疫情信息,认真分析州内疫情防控形势,提出疫情预警信息,完善防控的对策和措施。要严格按照省指挥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的通知》要求报告疫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控制,保证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对瞒报、漏报和缓报的责任人要依法严肃处理。
四、严格检疫,加强禽类及其产品流通、经营环节的监管。我省我州至今尚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目前仍要维护禽类及其产品的正常流通和经营。工商、卫生、质监、动物防疫监督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坚持既要管好市场保安全,又要维护正常流通保供应的原则,加强对禽类及其产品的流通和经营的监管。畜牧部门要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认真查证验物,每一个市场都要落实专人定点负责检疫监管,严格禁止病禽、死禽进入禽类屠宰点和上市交易。农贸市场的活禽屠宰加工点要进一步落实防疫消毒措施,严格实行消毒工作。对达不到防疫条件或未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屠宰经营户要限期整改,在短期内未按要求整改的,责令停业整顿。特别要注意定期对冻禽产品的检查,对来自疫区国家和省区的冻禽产品,一律暂停销售,对无合法检疫手续的作销毁处理,对手续齐备的就地封存,取样送验确属无疫的方可销售,确保禽类食品安全。
五、强化值班,严格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从11月1日起我州已启动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指挥部的工作,各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和永仁、广通两个动物防疫临时监督检查站已恢复24小时值班,实行疫情零报告制度。这次会议后,各县(市)指挥部和办公室要保证领导和值班人员随时在岗在位,一旦发生可疑情况或疫情,迅速按规定处置。应急期间,各县(市)政府有关领导和州、县(市)畜牧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要保证通讯畅通,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疫情。
六、充实队伍,做好突发疫情的准备工作。州、县(市)畜牧部门要按照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要求,迅速组建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备队。预备队要设立技术组、督导组和后勤保障组等,明确相应负责人和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实战演练,提高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能力。目前,有的县(市)虽然已建立了预备队,但流于形式。这次会议以后,请各县(市)政府领导亲自过问,按照州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的要求,重新组建或完善突发疫情应急预备队,使预备队在遇突发疫情时,真正能发挥作用。
七、齐抓共管,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各有关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农业、畜牧兽医、财政、卫生、林业、工商、商务、公安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防治禽流感的整体合力,加大外堵内防力度,不断完善联防联控机制,认真落实防控措施,为打赢禽流感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防止禽流感向人间传播,始终是防控工作的重点。各县(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国家和省、州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要加强部门之间、地区这间的信息沟通合作,进一步加强检疫监管,加强对流通环节的检查,规范城乡市场秩序,严厉查处收购、加工、贩卖病死禽的行为,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减少人与活禽接触的机会,高度关注与禽类密切接触人群的健康动态,加强对疫区的呼吸道、肺炎病例以及发生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完善突发人间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和预防控制机制,一旦发生人间疫情,要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按规定落实好各项措施,要特别做好少年儿童、科研生产人员和防疫人员的防控工作,对疫区内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参与扑灭行动的人员,要强化保护措施,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