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贫困母亲项目推广到百户,援助人数、救助覆盖面和宣传力度创下三项全省“第一”。大力开展计生“暖人心”服务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大对计生“三户”特别是困难户的帮扶。计生工作接受市、区年度考核获得好评,继续保持先进行列。
“科教强街”战略凸显效应。深入开展科普、文化、体育、法律、消防、交通安全、涉台等“七进社区”活动和“大手拉小手”争当“五好”小公民活动。积极开展创建全省“科普先进街道”活动,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在市区主要交通路口及社区新建12座科普画廊。正确引导科普宣传向纵深发展,以科技活动宣传周为载体,共开展重点活动15场,吸引近万名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营造在社区中“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在全市“小小科普志愿者社区行”活动中,街道荣获最佳组织奖。
四、致力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
不断加强社区基础建设。投入300多万元解决**、文灶社区办公用房问题,并为11个社区添置电脑及电教设备,11个社区全部通过区级示范社区的考核验收。强化提高素质,有108名居委会干部取得社区工作者上岗资格证,并公开招考29名计生协管员,不断充实居委会队伍力量。此外,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认真总结社区工作经验,联合厦门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开展社区建设课题调研,编辑出版《以人为本,和谐社区》的社区建设指导用书,探索创新工作思路,获得上级领导好评和社会各界关注。
不断完善救济救助平台。街道享受低保累计户数达3627户(月均300户左右),9108人次,全年发放低保金155万元,实现应保尽保。节日期间走访慰问辖区困难户946户,发放慰问金29万元。资助困难家庭子女就学65人,发放助学金8.3万元。发放爱心超市物品达21次,累计金额达7.9万元。
加强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大力推进社区就业和再就业、社会保障和社区矫治工程,通过开发家政服务、物业管理、早点及社区保洁、保安、社区商店等公益性岗位,把再就业工程与对居民的有偿服务结合起来,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扩大就业渠道。全年完成再就业人数620人,完成区下达指标的108;其中“4080”人员实现再就业388人,完成区下达指标的155。推荐217名失业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并自办为期80课时的失业人员物业管理培训班,共有44名失业人员参加培训。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争创“区级青年文明号”活动,主动为辖区50名困难群众和残疾人提供200元的免费检查。开展“家庭网上行”活动,免费为社区妇女提供电脑网络技能培训。健全社区康复服务网络,成立社区残疾人康复指导站,添置康复设施设备,培训专业医疗人员,开设残疾人康复训练室,对辖区内110名残疾人逐一建档立卡。扩大街道老年学校教学基地,举办第二期《康乐健身》培训班,为300多名老年学员“求知”创造了良好条件,被市老龄委确定为全市老年学校示范点。
提升居民文化生活品位。进一步完善社区文化中心设施建设,重新装修社区图书阅览室并添置书架及书刊,目前藏书已达5000册。积极探索金榜山社区健身俱乐部运作模式,制定俱乐部的章程及组织机构。与厦门九中、**小学签订体育设施资源共享协议书,为周边群众提供就近便利的健身场所。举办“思明元宵旅游购物节启动仪式暨**街道民俗文化节目表演”及厦门市“社区端午节包粽子大赛总决赛”等大型活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成功举办街道第六届社区运动会,有力推动群众文体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了社区凝聚力,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五、切实加强党的建设,执政为民水平进一步提高
扎实开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