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省县级规划还没批完,再加上最近国务院领导有指示,规划指标一时难以下来。没有新增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指标的修编,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浙江现实发展中的问题,因此这样的修编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现在只能等。对此,我的观点是在空间概念上要从时空和区位空间两方面去思考。在时空上,现在有相当一些领导人从“大思路、大手笔”出发,提出宏伟远大目标,我认为对此无须多去议论和指责,让他们去规划和设想,但饭还总得一口口地吃,事情总得一件件地办。我们规划是到2010年的,应该说一些地方的宏伟设想,并没有明确的时空要求。更何况我们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其实施中间不可能不修编,所以我们就实事求是地一步步来,碰到什么解决什么,切不可把后人要做的事现在就统统包下来,更何况即使你有雄心壮志想方设法包下来,届时人家不一定会说你做得对。时代在前进,人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也许同样会指责你。我们管的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务实,实实在在,以对世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去管。在具体解决区位空间矛盾上,目前可走3条路:一是符合条件的争取追加规划指标。二是用足用好现有政策,按国土资源部“三加快”的要求,搞好规划修编、局部调整和修正,基本农田集中置换或异地代保。这方面从当前情况看,要强调的是各地需跨县易地代保的,在正式签约前,不能各行其是,应事先征得省厅同意,以便省厅及时掌握情况,加强宏观调控,避免工作被动。已批准易地代保的,要抓紧做好落实工作。三是进一步拓展耕地内涵。即以是否具备粮食生产能力或可能具备粮食生产能力为标准来衡量。以废弃或退化必须淘汰的园地垦造成能直接具有生产粮食能力的土地,当然为耕地。将可能具备粮食生产能力和必要的相配套的农田水利设施的土地(如原本是耕地的果园、鱼塘、花卉基地、种草地和抛荒的耕地等)纳入耕地管理范畴,且按新的土地利用分类规程规定,作为可调整为耕地的土地认定,变更调查中前面加“k”,列入粮食生产能力和基本农田予以保护并加强管理。(省厅已通知各市对此进行调查摸底,请大家如实调查汇总。)
三、关于国家下达建设计划指标严重不足与折抵指标紧张问题
今年国家下达的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虽比去年有所增加,但与各地强烈的用地呼声相比简直是杯水车薪。这些年浙江的实践经验是眼睛向内,三分之二靠自己解决。今年,我估计用地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假如建设占用耕地量与去年的32.47万亩一样,国家下达省政府可批准耕地为10.65万亩,加上年在部结转的2万亩,也只能达到需求量的38.96。即使我们再向国土资源部去申请追加,估计可能追加一点,但也是十分有限的,最多能争取到省政府可批准耕地总量15万亩,已经是给足面子了。这就是说没有17万亩以上的折抵指标使用,日子就过不下去。超计划批地就是违法批地,唯一的出路只能眼睛向内求发展,还是要靠土地整理和盘活存量及退建还耕置换来解决矛盾,对此我们应该充满信心。即使已在进行或即将验收的200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平均新增耕地率按9算,可产生的折抵指标就在13万亩,加上上年结转的近9万亩,总量可达到21万亩以上。因此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完成土地整理任务并搞好土地整理折抵指标的余缺调剂,就一定可以满足我省经济发展对用地的需求。
为了解决当前折抵指标紧张矛盾,厅务会议研究决定,对各地现有土地整理项目的启动指标经省厅同意可以有条件的提前使用。“条件”包括:一是土地整理项目业已开工,二是项目所在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承诺年内保质保量完成,且县级承诺需经市国土资源局鉴证(市本级项目直接向省厅承诺),就可先行动用。三是动用启动指标单位在年底时必须确保正数结余。同时辅之于必要的制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