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教育、文化、体育、科技、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信息产业、公安等党政职能部门,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既要明确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又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县委、县政府已经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进行了详细分工,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统一部署,尽快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作出合理安排和周密部署,把长期规划与近期安排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努力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尽快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这里,我特别强调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主要职能,充分发挥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通过学习讨论、组织主题活动、评选师德标兵、开展德育大检查等形式,营造校园德育氛围。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尽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营造浓厚氛围。新闻媒体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当前新闻宣传的重要内容,运用多种形式,在重点栏目和黄金时段宣传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精神,宣传中央、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宣传全县各地各部门采取的重要举措和成功做法,宣传一批像李运生同志那样长期扎根基层,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无私奉献的好典型、好经验。新闻媒体要确定专班,开辟专栏,精心策划,组织好宣传战役,营造浓厚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舆论氛围。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对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问题,对不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现象,对行动迟缓、推诿扯皮、不负责任的行为,要及时揭露。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宣传,形成舆论强势,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各乡镇、县直各部门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要深入基层和一线,加强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深入。各级妇联要把家庭作为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广泛动员千家万户参与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来,通过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访、座谈会等形式,帮助家长克服和纠正“重孩子物质需求、忽视精神需求;重孩子智力开发、忽视德育教育”的思想观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长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社区是孩子了解社会的第一个窗口,各社区要组织开展好未成年人校外特色活动,使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衔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思想道德建设格局。各单位是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每年都要为未成年人办几件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共同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要把未成年人教育纳入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职工评选之中,强化干部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未成年人开展亲情游玩娱乐活动,让未成年人领略亲情,健全人格,全面成长。(三)建全保障机制。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长期、艰巨而又繁重的任务,必须有一套切实有效的机制作保障。一是建立责任制。县文明委已将这次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制定了《保康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并以“两办”文件下发,一共62条,明确了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涉及40多个县直部门,各个单位都要根据自己担负的职责,制定出具体的落实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制,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抓落实。11个乡镇要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协调全镇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二是实行承诺制。凡承担有目标任务的党政部门和群众团体,要把每年确定的阶段性目标、主要措施和为未成年人办的实事,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做出郑重承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