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定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只有真正走进未成年人的心灵,德育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会适得其反。
(三)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未成年人能否健康成长,与周边环境的影响息息相关。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表明,许多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都与不良社会环境和不良文化诱导有关。各种违法违规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和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渲染色情和颓废内容的口袋书、庸俗不堪的文艺作品等,严格腐蚀了未成年人心灵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公害,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此反映强烈。创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使孩子们全面发展、快乐成长,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调节,更不能为了部门和地方利益而敷衍塞责。要坚决取缔关闭“黑网吧”,运用各类先进技术手段,加大监控、检查对允许或变相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网吧,要加重处罚直到取缔。要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坚决查缴传播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要切实净化电视荧屏,不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电视剧,不播放其它不适应未成年人观看的节目,要不断扩大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覆盖率,充分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作用。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态度坚决、措施得力、责任明确、管理严格、短期见效,以扎实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四)努力满足未成年人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先进文化是传承民族精神的纽带,启迪美好心灵的火炬,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未成年人处在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对文化产品的渴求与日俱增,一方面又缺少足够的鉴别能力,各个有关部门要积极谋划,为未成年人精选推介一批国内外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教育性强的优秀作品,举办适合各年龄层青少年的读书活动,使优秀的文艺作品成为未成年人的消费主流。文化部门和广大文化工作者要为广大未成年人创作一批适合其身心特点和阅读能力的文艺作品。社会和学校要针对未成年人需要,开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网页,实施“绿网工程”,建设一批公益性网吧,安装封杀暴力、凶杀、恐怖、色情等不健康内容的过滤器,提供健康娱乐游戏,使他们能从规范的渠道中得到娱乐和满足。吴德峰纪念馆等全县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活动场所要向未成年人集体免费开放,在经费保证、设施配套、讲解服务、安全管理、展览内容、组织参观等方面完善措施,形成制度,长期坚持。到今年底,我县所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场馆都必须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各市场主体的旅游景点要优惠开放。
五、切实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各级领导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党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历史负责,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以过硬的措施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做好这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中央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运用职能、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发挥作用。县文明委作为全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体协调机构,要切实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各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