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使他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都得到全面提高。
三、牢牢抓住加强和改进我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既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既受不良文化的侵蚀,也受传媒信息的误导,既有未成年人自身的原因,也有成年人的原因。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网络体系。
(一)扎实推进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能作用。要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学校书记、校长、班主任和政治教师,而且各科老师和所有的在职人员都要树立教书育人、德育为先的意识,切实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的全过程。要采取坚决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现在中小学生课程太多,课业太重,已经不堪承受。学生负担减不下来,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德育教育就落不到实处。实施“减负工程”,下决心减轻中
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通过推进课程设置、教材教法和考试评价制度三个环节改革,使学生减负工作取得突破。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中国古代对老师就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要求,人们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来形容教师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广大教师一定要为人师表,以德施教,用自己高尚的精神情操、渊博学识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感染未成年人,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二)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而且是终身老师。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当前,家庭教育在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许多误区。一些家长主要关心孩子考高分数,上好学校,对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重视不够;一些家长虽然有孩子全面发展的良好愿望,但方法不当;还有些家长对孩子疏于教育,甚至放任自流。孩子要成才,首先要成人,各级妇联要以“为国教子、以德育人”为主题,实施家庭“细胞工程”,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以社区为单位开展“文明家庭”、“特色家庭”、“绿色家庭”、“文明楼栋”创建活动和好孩子、好家长评选活动,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各级党政领导同志要重视家庭教育,各级妇联组织、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的责任。要与社会密切合作,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积极运用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未成年人在健康向上、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成才。要充分发挥各类家庭教育学术团体的作用,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家庭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三)切实抓好社会教育。社会教育社区化是当前的一个发展趋势。社区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庭。实施“阵地工程”,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落实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政策。社区基层组织要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作出具体规划安排。要通过与学校联合办好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等方式,对家庭教育实施有效指导。要充分利用市民学校、社区活动中心以及其它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