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全局,统筹兼顾,抓住主要矛盾,抓关键环节,集中精力实施重点突破。在重点项目建设上,落实县级领导包项目责任制,立足资源和存量资产的优势,加大资金投入,培育形成了水泥、煤炭、石膏、纺织、造纸五大优势产业。去年全区新上和续建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26.8亿元,其中投资过亿元项目9个。已开工建设25个,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80%。泉兴200万吨旋窑水泥一期、宏润木业二期等7个项目已竣工投产;上联200万吨旋窑水泥、鲁台造纸机械等6个项目年内可建成投产;东源200万吨旋窑水泥、台顺鞋业、丰元化工4万吨草酸、10万吨涂布白板纸生产线二期、张山子煤业30万吨技改等8个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全区将达到800万吨水泥、150万吨煤炭、3000万平方米石膏板、20万锭纺纱和4500万米织布、20万吨机制纸生产能力,年可新增利税2.2亿元,安置就业1.2万人。在招商引资上,实行领导带头、全员参与,严格落实招商引资“三个80%”和“四不一否”制度,紧紧抓住发达地区资本和产业转移机遇,采取节会招商、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区共签订招商引资项目合同162个,合同利用外资24.8亿元,实际到位区外资金11.8亿元,同比增长138%,提前一个月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任务目标。在民营经济发展上,以民营工业园区为载体,不断加快建设步伐,入园项目总数达到64个,总投资达19.8亿元。这些项目全部建成预计可新增利税3.2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6万个,被确立为省级民营工业园区。全区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401户、民营企业124家。继续实施民营经济“225”发展计划,全区6处镇街新上投资1000万元以上民营企业17个,新上投资过百万元企业43个,新培植纳税额过100万元的企业13个。在城市建设上,围绕“建生态城、创文明城”,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锦绣嘉园小区等建设工程,城区新增房地产开发面积7.5万平方米,小城镇开发竣工面积7.1万平方米。完成了金光路、华兴路等重要路段的整体改造,实施了月河公园改建、城市供排水管网扩建、汽车站搬迁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行了城市保洁权公开拍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以城市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港航、商贸等第三产业。先后完成了台儿庄战史陈列馆、贺敬之文学馆、清真寺望月楼复建等一批旅游景点建设,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上,继续实施农业结构调整“万户示范工程”,大力培植桑蚕、林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全年植树420万株,新建6个千亩大方、3处百棚基地和52个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14 万亩。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培植了宏润木业、山佳乳业、馋神食品、翔宇淀粉等一批龙头企业,新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28家。实施了“新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组织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2万多名,农民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
(三)执政为民,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下大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行路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问题。投资3000多万元,继续高标准实施“村村通油路”工程,全区新增“村村通油路”160公里,改善了农村出行条件。改造薄弱学校8所,新建校舍12193平方米,改善了教育教学条件。完成了胜利渠马庄闸改造、佟庄小流域治理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投资224万元,完成北二环、北三环和园区中心路建设工程;开展了“生态文明村”创建和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全区有5个村基本达到市级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