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需求多样性”的两个方面。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信息需要我们反映,如紧急重大的、常规的;如动态的、综合的;如经验的、问题的、建议的;如业务的、党建的,等等。同时,各级领导、各个部门都需要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包括上级行的需求、地方党政的需求、本单位领导的需求,各部门和职工的需求,他们各自的需求是不尽一致的、是多样性的。要让他们都获取各自有用的信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努力工作。但无论什么信息和谁需要的信息,“时效性”都是其共同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信息的最显著的特点。**履行的基本职能一致,工作中的情况和问题谁反映得及时,谁就是我们优选的信息,否则就是过时的或一般的信息。特别是重大风险问题早一天、乃至早一刻反映,解决的时机和结果可能就大不一样,信息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明显。
三是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总、我们在积极调动各行信息工作积极性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对信息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质量,在信息的广度、深度上下功夫,是今后我们信息工作要始终努力的方向。
其次,要客观地分析辖区信息工作的现状。这几年来辖区工作的成效是明显的,总的是发展较快,势头较好。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们的整体工作水平还不够高,与**的要求相比,与一些先进的分地方相比,深感压力很大,差距不小,还不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主要反映在:
一是发展不平衡。整体看,**的基础好一些,**差一点,主要表现在对信息工作的认识,软硬件的配备及报送水平上不平衡。就每个单位看,有的工作水平一直保持较好,有的行进步很快,但有的工作长期没有起色;个别的还不重视,很少向我们报送信息。
二是质量还不高。有的工作做得不深不透,信息重点不突出,缺少针对性,特别是搜集反映综合类的信息偏少;部分工作人员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心不强,简单拚凑信息,为报信息而报信息,有的甚至钻制度空子,单纯为完成数量月末搞突击;个别的文字功夫差,办公室负责人把关不严,报送的信息文字错漏较多;有的还不知道怎么做信息工作,报送的信息在格式、内容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三是执行制度不严。少数单位报送紧急重大类信息不严格遵守时间要求,随意性大。个别的对重大信息审核不严,在重要提法上产生不应有的偏差。
四是信息交流不够。主要是
联系汇报还应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甚少;对一些地方分类指导还不够。五是信息电子化建设仍需加强。目前全辖办公自动化水平已初具规模,少数行已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但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单位办公室计算机配备不足,一些搞信息工作的同志计算机应知应会技能不足,信息传输故障较多;信息资源“体内循环”,适应现代办公需求的信息网络平台尚未真正建立。
针对上述情况问题,各单位一定要结合各自的实际,提高认识,上下一心,真正实现“要我报”到“我要报”的思想和工作方式的转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好地做好辖区信息工作。
三、做好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做好信息工作,一要抓基础建设,二要抓工作质量,三要抓素质提高。
(一)扎扎实实加强信息基础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进一步重视信息工作,**将继续把信息工作纳入对各单位的目标考核范围。岗位、人员没有落实的单位,要尽快明确信息岗位,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并在一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