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力,它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每一个人去营造它培养它并发展它。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从而导致了企业文化各不相同。一个企业的成功与否,不仅要看昌盛期,更要看困难期;不仅要看创业期,还要看发展期。如果企业在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全体员工仍能保持统一的思想,同舟共济,共同去克服困难,这样的一个企业文化就真正形成了。
另外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企业要给创新者自由的创新空间和恰当的激励和报酬。并以提升服务品位、提升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辐射功能,为公交现代化发展构筑优良的文化平台。与此同时,树立“创新兴司、创新兴业”的思想,在加强基础管理的同时,积极实施“创新管理战略”,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为突破口,建立面向市场的企业创新模式,完善创新责任制,力争每年有1—2项创新成果,并搞好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创新成果。积极培育和营造行之有效的创新载体,整合创新资源,并通过群众性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创新积极性,推动企业现代化发展。
(六)全力提高公交企业经济运行质量。
公交企业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是:由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逐步被科学的精细化管理所取代。以降低营运成本为核心,以强化现场管理为手段,以提高千车公里效益为目的,对营运生产按照效益原则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才能使营运生产的管理逐步顺应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
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公司在加强经济运行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将千车公里收入、千车公里成本与营运总收入一并列入公司对车队年度目标管理的重要考核内容,从而使经济效益评价与现代企业管理办法接轨。(目的是要坚决杜绝将出租包车运营成本摊入路线营运成本,而在一定程度上隐藏出租包车收入。一方面使线路营收受影响,另一方面使包车业务管理失控,无法科学合理平衡收入,使帐外账、小金库等有了滋生的土壤)二是坚持对营运收入、千车公里成本实行逐月汇总分析报告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不仅为营运部门增车辟线或调整线路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还可有效控制营运成本的增长(加大对公里、油料、收入统计台账的审核稽查力度,保障公司原始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可靠性、合法性)。
(七)把提供“大服务”和抓好“大服务”作为企业创造效益的根本性工作。
一是广大员工要确立非常强的服务理念。直面竞争、调整思路、参与改革、大力倡导“方便、温馨、安全、快捷、乘客满意就是公交追求”的“大服务”理念。并把提供“大服务”和抓好“大服务”作为创造效益的根本性工作。
二是注重把“大服务”理念形象细化,要求广大驾驶员要服务工作中努力做到:“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观察细一点、做事多一点、效率高一点、理由少一点、肚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充分体现“服务是产品、服务无止境、乘客无过错、真诚到永远”的服务境界。
三是加大现场管理力度,强化责任考核。为了将“大服务”理念、岗位标准、服务规范落到实处,要建立健全“服务过程”严格控制系统,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现场管理和检查考核。对营运、安全、服务等工作进行全面督导,检查考核。聘请专职监督员进行暗查暗访。严格实行有责投诉问责制、干部与员工谈心制、管理工作责任追究制。
四是大力创新车厢文化,精心打造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