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来源和保障。我们要认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才是公交唯一的出路,困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困难,用改革促发展,用改革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企业的体制、机制上脱胎换骨进行二次创业,推进企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是当务之急。只有真正做到转换经营机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增强企业活力,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产增值、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目标,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主体和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形成适应市场的法人治理结构。
(二)企业改制符合国家、省、市、局改革精神的要求。
2002年12月,国家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决定引入竞争机制,开放城市客运市场,实现政府特许经营制度,拉开了市政公用行业的改革序幕。去年和今年年初,省政府在相关文件里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市政公用行业改革的意见”。市政府也把公交、供水等行业的改制列为重点进行试点。在去年7月底我市槐南路清扫权招标活动落下帷幕后,市城管局副局长赵宪忠说:“环卫作业的市场化改革,只是一个起点,最终整个公用事业都将进行市场化运作。”
二、明确改制的操作程序、指导思想及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石家庄市政府关于国企改制的相关文件精神,以企业产权转换到位、职工身份转换到位、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到位为标准,以“两增、两减、两分”为目标,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企业改革的新突破,争创体制机制的新优势,努力提高企业效率,实现公交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总体改制,组建新的股份制公司,完成企业产权转换、职工身份转换,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推行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管理体制及资本运作模式;打造公交运营服务的新品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逐步扭亏为盈,走上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适应石家庄市做强、做大、做优、做美的城市发展需要。
三、树立必胜信心,完成改制任务,促进公交发展
(一)有党的思想理论作指导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建立归属清晰、权责分明、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作指导,企业改革和发展必将得到全面深化。
(二)有“三个置换到位”的政策作保障
企业产权置换到位。由外商、政府、职工共同出资,必然与原国有体制下的经营理念、经营风险、经营压力有天壤之别。这样的体制和压力,无疑会提高经营者、经营层的责任意识,管理者、管理层将成为最大的负债者,必定会以百倍的努力,在企业管理上将更加规范严格,努力增收节支,创造最大利润。人的观念也将得以彻底转变,将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以制度办事、以业绩评人,以贡献奖人,则会大大激发干部职工在本职岗位上的创造性和责任感。产权制度改革,必然会对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
职工身份置换到位。企业在改制过程中解除原有的劳动关系,彻底改变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的身份,建立新型劳动关系。这样就能够彻底转变职工思想、就业观念、工作态度,彻底根除计划经济时代和国有企业“大锅饭”的旧观念,自觉树立危机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更有利于调动干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为企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