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实行“首访责任制”,每个领导干部接待群众上访,要一抓到底,直至接访问题办理终结,努力提高信访问题的一次性办结率,避免重复上访。
依法双向规范信访行为。强化约束机制,对受访和上访行为实行双向规范。一方面,接访党政机关必须依法规范信访工作方法,完善工作程序,严格工作标准,确保信访渠道畅通;要做到热情接待,认真办理,以廉洁高效务实的作风为上访群众解决问题,绝不允许堵塞言路;要采取有效措施,追究受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另一方面,教育、引导上访群众正确行使自己的上访权利,遵守法律法规,依法、有序、逐级上访;集体访必须选派出代表,有关部门方予以接待;对违法违规的信访行为和上访者,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予以制止和惩处。
进一步提高依法信访水平。各级领导干部和信访工作人员,要学法用法,熟悉和掌握各项法律法规,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受理群众信访,依法解决信访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分级负责、归口办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处理属于本级、本部门、本行业范围内的问题。同时,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加强信访督查督办力量,真正做到有访必督,有访必查。建立健全各项督查督办制度,做到信访案件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真正警醒起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集中力量抓安全生产。
一是搞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有效防止事故发生。从许多事故的发生来看,一些干部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掌握甚少,是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根源。各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制定规划,聘请专门人员,采取各种形式对干部职工,特别是重点岗位的职工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重点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对企业主要经营管理者、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突出抓好特种作业人员、临时工、农民工的安全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源头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同时,还要加强事故抢险救灾人员的培训,提高紧急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施救护能力。
二是建立事故报告制度,确保事故得到及时处理。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必须立即逐级上报,保证信息反馈渠道畅通。对重大事故发生后没有及时报告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一把手,要对本地区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吉林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及党政纪处分办法》,对疏于管理,监管不力造成安全事故的,除追究主管安全生产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还要追究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要追究法律责任。
(五)增强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
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和引导下岗职工、离退休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职工中的党员和农村党员,增强党性观念,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政治意识、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