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敏感、率真,喜欢新鲜、有趣、直观、形象的东西。所以,胡锦涛同志曾经提出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教育未成年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有效方法。
首先,贴近实际,就是从身边的事情,从正在发生的事情人手。例如,一些未成年人很自私,根本不考虑别人,甚至不考虑自己的父母。针对这些未成年人教育,不能以“堵”为主,应以“疏”为主。例如,让他们“远离网吧”,只是权宜之计。网络是信息时代产物,是新兴生产力的代表,如果我们用技术手段,滤除不适合他们的东西,添加适合他们的东西,建立“末成年人网吧”或叫“绿色网吧”,鼓励他们去参与,去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再如,对城*流动人口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失管和有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教育应当有针对性。要研究他们的不同特点,通过强化社区和社会组织对他们进行特别教育等等。
其次,贴近生活,就是有意让未成年人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例如:让未成年人能参加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体会一下生活的艰辛,劳动成果来之不易。这不仅有益于他们全面地认识社会,还会使他们的身心变得坚强。这就要求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营造好的大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代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其实,未成年人喜欢崇拜和模仿,父母的良好生活习惯、成年人的遵纪守法、老师的言传身教,都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从而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再次,贴近群众,就是贴近来成年人。一是放下成年入的架子,是教育未成年人的前提。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社会其他工作者,一定要把他们当“人”看,当平等的人来看。把他们当朋友、当成兄弟姐妹,而不是替他们指点迷津的救世主。二是爱他们,爱是教育的最基础力量。真心实意面对孩子,才是正确的,有效果的教育方法。按照未成年人的特点,循循善诱,与他们通力合作,共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并善意地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尊重未成年人,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按照大人们的主观愿望去教育,甚至强迫未成年人参加什么不参加什么,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态,往往会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坚持“三贴近”,就是要把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三者结合起来。三者形成一个体系,缺一不可,不可偏废,不可替代;就是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青少年学生道德观念出现的新情况,科学判断青少年学生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道德观念的新变化,深入探索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规律,适应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贴近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贴近青少年学生生活现实、贴近青少年学生群体,努力增强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把学校作为载体,切实加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教育战线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合格接班人的重任,使命光荣,任务繁重,要从对党的事业、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极端负责的高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求真务实精神,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性教育,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克服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