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青年。在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的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结合实际设计好的项目,既能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志愿服务,又能让服务对象真正得到实惠,还能让广大青年志愿者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锻炼。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与党政的要求、群众的需求,与志愿服务本身的内涵相比,差距还很大;社会化动员的广度与活动开展还不同步,注册志愿者数量还不能令人满意;志愿服务的物质依托还比较缺乏,参与面还不够宽,服务点还不够广,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改进的。
志愿服务的水平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当前汕头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倡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艰苦奋斗,勤奋学习,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一段时期,我市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弱势群体为工作重点,坚持四个原则,充分调动广大青年的积极性,与时俱进,再谱新篇,推动我市青年志愿者服务的更大发展。
1、坚持党政所急、群众所需、青年可为的原则。我们要善于把党的号召变成广大青年的自觉行动,围绕中心才能找准位置,服务大局才能赢得支持。这是青年志愿者事业扎实推进,有所建树的根本原因,也是青年志愿者行动全面落实,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要注重研究服务需求,把群众急切盼望的服务需求与青年的文化优势、智力优势、人才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参与者的内在积极性。 2、坚持社会化原则。志愿服务是社会公益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动员方式、服务内容、服务网络、资源整合、评价体系等方面应当逐步实现社会化运作。一是动员方式要社会化。青年志愿者行动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比较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经济基础,运用社会化的方式动员和招募志愿者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更广泛地宣传志愿精神,扩大活动的参与面。二是服务内容要社会化。要紧密结合时代的需求,依据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来确定志愿服务的重点内容和领域。三是志愿服务网络要社会化。要大力加强和培育一批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更便于为民服务的志愿服务组织和机构。如成立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建立专业性、网络化的志愿服务队伍。同时,在志愿服务的资源整合、评价体系等方面也必须逐步实现社会化。
3、坚持社区服务原则。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娱乐休闲、学习甚至工作的主要场所,人们对于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伴随老龄社会的到来,社区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大大增多;社区青少年需求日趋多样化,都对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不可能完全满足社区需求,这就需要大量的志愿服务来弥补这些空白地带。我们的青年志愿服务要从大型、集中的活动向小型、持久、多样的社区服务转变,把社区群众的需求当成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第一信号。
4、坚持制度规范原则。只有当志愿服务成为一项制度性安排时,它才能成为一种被普遍参与的社会性实践。现阶段,我们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探索建立相应的制度:如确立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制度;对志愿服务使用单位的资格认定、招募青年志愿者的程序、对青年志愿者的培训责任、使用青年志愿者的注意事项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对青年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加以明确界定,既要保护青年志愿者的权利,也要维护服务对象的权益;对给予青年志愿者的奖励措施和惩戒措施作出明确规定,推动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健康发展;以及有关青年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