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要通过举办各类家长学校以及家庭文化、法制教育培训班等,全面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在社会保护方面,要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要在文化市场、劳动用工、未成年人卫生保健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大力优化社会环境,依法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保护方面,要坚持“打击与挽救相结合,维权与帮教相结合、履行司法职能与预防犯罪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司法保护。同时,要高度重视对特殊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工作,为智残、体残青少年和弃婴、流浪儿童以及未成年人中的特困、失足等弱势群体提供帮扶,使他们在接受教育、就业培训、回归社会等方面享受到特殊保护。
三、抓好三项工作,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作为这项工程的主要倡导者和具体推动者,使命所系,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当前,要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抓好组织基础建设,确保工作发展。组织体系是未保工作的基础和保障。一个地方未保工作的组织基础实不实,一看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制度能否始终保持完整和有效,领导班子能否随着机构和人员的变动进行及时调整和完善;二看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分管领导和联络员能否到位、在位,能否对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起到指导和推进作用;三看经费的保障情况。任何工作的正常开展,都需要人、财、物的保障,未保工作也不例外。现在,一些同志认为,未保工作是由各有关部门在具体操作的,部门的工作经费已经在预算中作了安排,因而对未保工作的专项经费没有予以考虑。事实上,未保工作有不少是专项性工作,需要多部门的协同配合,没有一定的经费保证是难以正常运作的。希望各县区也要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经费纳入预算,予以落实。各级未保组织要根据未保工作的年度计划和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编制年度预算方案,争取将一些重要的专项活动列入相应财政预算计划,以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要强化网络功能,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各级未保办人员和各部门的联络员,是未保工作的生力军和中坚队伍。这支队伍的工作责任性、敬业精神和业务技术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保工作的实施成效。为此,一要加强学习与交流,定期组织各部门联络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和业务培训,并不定期地开展横向、纵向交流。二要加强日常沟通和联络,保证各地区、各部门间的信息畅通和联络员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功能完善、体系健全的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网络。三要在机构内部明确工作职责及工作分工,努力构建科学合理、健全完善的未成年人维权工作网络体系。总之,各县区未保办都要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队伍的建设,切实履行好职能,发挥好作用,并积极参与和支持市未保委组织的统一行动,努力实现我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飞跃。
三要抓住工作重点,积极组织落实各项活动。我们要以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自护知识教育为重点,以特殊青少年群体为重点扶持对象,切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要针对当前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诸如优化网络环境、净化文化市场、加强学校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等专题性、集中性、有影响、有实效的调研与活动。各级未成年人保护组织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积极组织动员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参与会议和活动。在创建活动和日常工作中,联合各有关职能部门开展健康有益、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各类活动。要努力营造维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