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次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反腐败工作正由侧重遏制走上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轨道,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正在持续好转。
越是形势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是经济发展快越要狠抓反腐败,越是任务艰巨繁重越要抓好反腐倡廉这个政治保证。目前,我市干部总体上是好的,但也有极少数干部以权谋私、违法乱纪,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次会上,两名在押服刑人员用他们深深的忏悔、痛心的警醒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两个案例包括其他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事实告诉我们,领导干部一旦贪欲膨胀、利欲熏心,就会丧失理想信念,就会在金钱面前打败仗;一旦追逐名利、捞取功名,就会导致急功近利,贻误事业的发展;一旦恃权轻法、心存侥幸,就会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终变成人民的罪人。开展反腐败斗争,任何时候思想上都不能有丝毫懈怠,工作上都不能有丝毫放松。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力度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用权为民,使部门和行业风气普遍好转,使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三、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自觉当好人民公仆
“群众利益无小事”。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要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要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实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要给那些困难比较大的群众更多的关爱。各级干部要把群众的评价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我们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工作,几分功劳、几分失误,基层看得最清楚,群众评价最公道。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最终标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为民的价值取向贯穿于执政过程的始终。
要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要继续集中力量重点抓好七项工作:一是坚决纠正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严肃查处违反规定乱批乱占耕地,以及拖欠、截留、挪用土地补偿费用等问题。二是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规范拆迁管理行为,严肃查处拆迁中不依法办事、滥用强制手段等行为。三是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不落实中央有关政策规定,造成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四是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临近年底,这方面问题可能会比较突出,各级要高度重视,采取得力措施,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五是继续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办法,严肃查处义务教育阶段与招生挂钩的各种收费行为,严格规范学校各种收费行为。六是继续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加强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严格规范医疗服务项目和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七是继续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严肃查处涉及农民负担案件。
要完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公共政策决策机制。凡不能使多数群众受益、得不到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政策不得出台,违反市场经济规律的强制性措施不得出台,思想工作未做好、可能引发社会震动的政策不得出台,保护部门利益和少数人利益、与民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