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畅通。要结合深入开展“学浙闽、找差距、快发展”大讨论,加强对各部门行风建设的指导,促进他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
第二,保护改革创新。改革和创新都是试验性的探索,改革者容易受到指责,改革者也容易犯错误。但是,我们的事业不能没有改革者。要旗帜鲜明地提倡探索,鼓励创新,善待挫折,宽容失败,激励成功,保证市委、市政府决策的实施和落实。要保护在改革创新中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发现改革中的偏差要及早提醒。要把改革探索中出现的问题与违纪违法、腐败现象区别开来,既要严肃执纪,又要灵活掌握政策界线,宽严相济,区别对待,不能生搬硬套死抠条文,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防止形成因循守旧者无忧无虑、改革创新者担惊受怕的社会心理,切实保护和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让已来投资的安心、想来投资的放心、没来投资的动心。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对企业和外来投资者投诉的问题要快查快结,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做到惩治违纪者、支持投资者、鼓励创业者、教育失误者、鞭挞空谈者、追究诬告者。
三、创新机制、标本兼治,积极探索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措施
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加强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多年来,我们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这是需要发扬光大的。但是,面对新情况,针对新问题,必须把继承经验与不断创新结合起来,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一是抓教育,筑牢道德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凡事都在人为,有什么样素质的干部就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因此,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立足教育,着眼防范,把思想教育作为主要任务经常抓,反复抓,常抓不懈。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好人生为什么,入党为什么,当官为什么的问题,处理好个人与组织、局部与全局、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努力做到立身先立功、立功先立德,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拒腐防变的“堤坝”。要加强正面宣传,弘扬正气。要继续开展“以案说纪”活动,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增强遵纪守法意识。二是抓监督,强化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制约。强化监督是权力制约、防止腐败最为有效的方式,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要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逐步公开重大决策过程,如建立决策项目的预告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公开听证制度等。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建设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都要经领导集体内部讨论作出决定。要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的民主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的作用。要建立健全权力运作的预警机制。针对在廉政勤政方面出现的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做到教育在前,预防在先,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干部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督就实行到哪里,做到“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要建立健全程序监督机制。实行政务、党务公开制度,推行“阳光工程”,切实把重大事项的决策原因、依据、执行程序和结果向群众公开,以公开促公正。三是抓改革,形成有利于用好权、管好钱、选好人的机制。当前腐败现象的发生带有明显的体制性特征,正是体制的失范和漏洞,为腐败的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因此,对腐败而言,只有创新体制,才能釜底抽薪。要规范事权,实现由“审批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大力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凡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