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为主要职能的管理机构;抓好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年内要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二是要创新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按照《中共*县委关于加快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改革发展的意见》,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创新办事机制和用人机制,力创优质、高效的一流投资环境,不断增强开发区的吸引力、创造力。三是要完善行政管理权限下放改革。抓紧完善衔接省下放行政管理权限的制度,继续组织干部到省直机关跟班学习,提高相关部门干部的业务水平,强化审批权限监管,用好、用活下放权力,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四是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对公益性文化单位,重新定编定岗,实行岗位聘任制;对经营性的文化单位推行转企改制,盘活国有文化资产,发展文化产业。要培育文化市场体系和健全管理体制,鼓励和发展各种健康的文化娱乐产业,依托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品牌。五是要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预算分配的科学性。大力推行政府采购,提高政府采购率和资金节约率。扩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范围。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六是要积极支持农垦体制改革。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配合我县境内六大国营农场做好社会职能分离工作,搞好沟通协调,主动承接农垦教育等社会职能移交地方管理任务,促进农垦与地方同步发展。同时,继续完善国企改革和华侨农场体制机制改革。
三、坚持发展为先为大为重,优化投资环境,全力实施“项目建设落实年”
要实现平稳较快发展,核心在于扩大投资,重点在于招商引资,关键在于项目建设。为此,县委决定把2009年定为“项目建设落实年”,把项目建设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投资环境是招商引资与项目建设的基础,是发展的第一平台。在投资疲软、竞争激烈和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扩大的当前,更要加强投资环境建设,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项目的落户和建设,带动全社会的投资,实现经济保增长的目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我县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多,如老城经济开发区供水管网、污水处理、道路网络等建设仍未健全,社会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要争取上级支持,加大政府投入,并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推进开发区南二环路等11条急需修建的重点项目配套道路、大丰立交至马村港的疏港公路、文儒至仁兴跨南渡江大桥工程、长安至永发道路扩建工程、南海快速干道至永庆寺道路的改造工程建设,完善开发区六大功能区和金马片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引入大财团、大企业在开发区投资建设商贸、文化、教育、医院、娱乐、酒店等城市功能配套设施,不断提升硬环境的建设水平,增强投资发展承载能力。
强化服务理念。要不断强化“为一元钱投资服务”的理念,充分发挥投资委员会对投资服务的指导协调作用,积极为企业搞好服务。对重点项目继续实行跟踪服务责任制,完善客商投资审批时的一条龙服务、企业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企业开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等“三个服务体系”,强化保姆式服务,让投资者“投资有决心、回报有信心、发展有雄心”,以创造性的服务吸引全社会的投资。要狠刹“三乱”歪风,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不尽责、不服务现象,对影响环境的事件,要一查到底,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增创政策优势。近段时间,我县根据发展的需要,审时度势出台了《关于加快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和促进*房地产业发展若干意见》、《关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决定》等制度和政策,我们都要严格执行,特别是老城经济开发区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