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作稳步推进。制定改善民生、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五年规划,将新增财力的大部分用于改善民生。年初承诺为民兴办的22件好事实事除跨年度项目外均已完成。推行"阳光培训工程",培训待业人员9870人,新增就业岗位4565个,实现再就业1695人,劳力输出10663人。投入1100万元推进华侨农场危房改造,得到国侨办的充分肯定,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首期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城镇住房难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城乡社保、医保、低保、社会救助等四大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主体,城乡贫困人口、特殊群体医疗救助制度为补充的城乡四大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初步构建并覆盖全县。全县参加新农合农民达32.9万人,参合率为98.8%;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04万人,参保率达98.6%。扩大城乡低保范围,全县有4602户10381人和7118户9701人分别纳入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完成中兴、老城等镇的敬老院建设,解决113户特困残疾人住房困难。投入895万元完成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6宗,42个自然村2.4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得到解决。深入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不断完善网上信访,妥善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成功调处土地纠纷案件和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禁毒优秀市县成果不断巩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加大护林保胶力度,妥善处理地方和农场的土地纠纷矛盾,促进了地方和农场和谐发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确保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生态环保建设初见成效。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树立生态立县理念,率先全省、全国成立生态现代化建设办公室,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和监管。严厉打击破坏环境违法行为,严把新建项目审批关,严控新老污染源排放总量,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推进。华盛水泥厂、华盛中密度板厂等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海口电厂四台机组全面完成脱硫技改工程,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万吨以上。加强南渡江*段、福山水库等饮用水源地的环境监管,两个饮用水源保护区规划获省政府审批并付诸实施。金江、老城污水处理厂和福山、瑞溪污水处理设施开工建设。加强矿产开采整治,矿山土地复垦及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取得新进展。抓好封山育林和退耕还林工作,启动植树造林共建西部生态文明统一行动,宜林地段海防林顺利合拢,“林业生态县”建设不断推进。
──改革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国企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华侨农场改革三大改革全面完成。投入近3亿元完成国有企业改制86家,安置职工7216人,为职工补交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使7216名下岗职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集体林业产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顺利完成,在全省实现“六个率先”,共完成确权发证面积61万亩,促进了林业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在保留华侨农场的基础上设置大丰镇,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增强了华侨农场的发展活力。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镇村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决定》、《关于加快海南老城经济开发区改革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创新了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快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帮助涉农中小企业贷款1930万元,贷款累计6520万元;投入854万元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农业发展银行等合作,进一步拓宽农村经济发展融资渠道。农业保险试点改革取得新进展,新增险种7个。加强政府职能改革,成立招商局、城市规划管理局和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加大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