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只是一种摆设。因此,在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快软件配套和投入运转,使硬件设施尽快发挥应有的作用。市里要求我们今年基本实现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信息化,利用社区信息平台和社区求助系统,为居民提供快捷、方便、准确的服务。这就需要以区级社区服务中心、街道事务受理中心和达标社区为依托,尽快开通和形成社区服务网络系统。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这些基础设施的其他功能,为广大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使其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既要立足自身,也要借助外力。社区建设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一切力量广泛参与,最大限度地实现辖区资源的共有、共享。各街道、社委会在眼睛向内,立足于内部挖潜的同时,更要眼睛向外,充分利用市区结对共建的有利条件,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使驻区单位分享到发展的成果,找到双方共同需要和共同利益的结合点,以“共享”促“共建”,来主动赢得各方面的支持与合作,从而形成“社区服务联办、社区文化联乐、社区教育联抓、社区环境联治、社区治安联防”的良好局面。
既要服务群众,也要发动群众。最大限度地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社区建设的应有之义。一方面,要坚持从居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各项服务活动,使居民的物质生活更殷实,精神生活更丰富,生活环境更优越;另一方面,要注重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积极挖掘和调动群众资源,借鉴一些地区开设“道德银行”、推行互助服务等成功经验,加强社区居民自治,增强社区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功能。
第四,要有服务至上的追求。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现在,我们扎实的硬件建设,初具规模的服务体系,良好的共建基础,为提升社区服务创设了优越的发展环境。当务之急,就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些有利条件,变积蓄的优势为发展的强势,实现社区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和飞跃。社区服务必须以人为本,才能追求永恒。我认为重点要把握好三点:
一要立足于便民。社区服务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居民,只有从居民的现实需求出发,才能获得发展的生机。要把“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助、民求我应”作为社区服务的宗旨,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居民需求的变化,及时深入居民和驻区单位进行调查摸底,进一步健全体系,拓展项目,丰富内涵,完善功能。
二要着眼于产业化。我们要加快社区服务产业化步伐,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服务,为再就业工程提供更加有效的解困途径,为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宽广的活动舞台,实现社区服务社会内涵与经济内涵的双重提升。依托社区服务中心(站),要借鉴和推广“天禾早餐”运作经验,把发展有潜力、居民有需求的服务项目推向市场,使其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获得更大的发展,进而进一步提高服务的水平。许多城市在社区服务产业化的发展方面已作过许多成功的尝试:例如:广州×××珠光街的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仅一年,通过开展有偿服务,获得30xxxx万元的经营收入;天津全市建有服务中心十一家,集职介、培训、就业三种职能于一体,各社区就业服务中心通过开展职业介绍、组织各项社区服务,已为万余名下岗职工重新找到就业岗位;河北×××依托社区服务而兴办的商贸业创年产值1亿多元。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抬高我们社区服务发展的起点,走上加快社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捷径。
三要有助于富民。社区服务的基本职能是便民,更高层次上的作用是富民。创业帮扶宣传队24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