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有科学宏观的认识。回顾我区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90年代初,李宝库在江滨新村搞试点,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曾被民政部肯定为“镇江模式”;二是放缓阶段,在90年代中期到世纪末,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区建设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规模上,与先进地区相比落后了一大截;三是崛起阶段,在2001年、2002年,社区组织体制改革基本到位,硬件设施建设速度加快,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文明创建特色凸现,并荣获全国首批社区建设示范区殊荣;四是提升阶段,自2003年以来,围绕“领先一流、全国示范”的追求,硬件建设日臻完善,服务层次逐步提升,社区文化蓬勃发展,打响了楼长制的品牌,唱响了文化节的旋律。可以说,我区社区建设正处在一个强势提升、攻坚克难、深化内涵、打造特色的新阶段。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准确把握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把理论、思想,把人类社会大大向前推进一步。与此同理,只要我们科学认识全区社区建设所处的历史阶段,正确把握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就一定能够赢得更新更快的发展。综观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社区建设,全国的社区建设正在由点到面,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由东部发达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拓展,社区建设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今年全区的社区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一手抓务实推进,一手抓创新提升,突出重点,攻克难点,提升亮点,全面提高社区建设总体水平,始终保持“领先一流、全国示范”。
第二,要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最大难题,就是规范化社区达标建设。虽说已经完成四分之三,但条件好的多已经达标,剩下来的都是些“硬骨头”;以前一个达标有困难,还可以换另一个作替补,而现在已经没有了选择的余地,可以
说是避不开,躲不掉。现在还剩1xxxx社委会未达标,对此,区委、区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今年必须全部达标,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中流必有砥柱,困境更显风流。大家一是要有信心、有雄心,只要肯攀登,天底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特别是大市口、健康路两个街道,1xxxx当中你们就占了1xxxx,任务虽然很重,但只要能够顺利完成,你们获得的鲜花和掌声就会最多;二是要有思路、有方法,既要注重内部挖潜,努力开辟或置换新的空间,也要注重外部联动,积极争取新的支持和帮助。
再如小区整治,正因为有困难,才会陷入现在这种百病缠身的窘境。我想除了加大整治改造力度之外,还要积极探索多种方法、借助多种力量来实施整治。比如,酒海街出租绿地的做法,不仅有效解决了绿地管理和维护的难题,还可以为社委会增加收入,这就非常值得借鉴和推广。总之,只要大家坚定信心,想方设法,就一定可以攻克难点,塑造亮点,为全区的社区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三,要有统筹兼顾的本领。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实质上就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同样也应该成为推进我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法宝。社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具有统筹协调各种发展因素的强烈意识和高超本领。
既要完善硬件,也要优化软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要求我们在社区建设中,“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者不可偏废。硬件是软件的物质基础,没有硬件,软件只是空中楼阁;软件是硬件的价值灵魂,没有软件,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