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教育行风整顿事关践行“三个代表”、推进“三个转变”的成效。在去年开展集中教育行风整顿和评议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全市又强力推进“教育行风建设年”活动,旨在将行风建设工作进一步引向深入。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行风建设深入开展。行业正关键在行风正,行风正核心是作风硬。全市在扎实推进“教育行风建设年”活动中,一是建立机构,制定方案,把行风建设列入了“一把手”工程,喊响了“树诚信教育形象,办人民满意教育”口号,提出了“干部依法行政、教师敬业奉献、学生勤奋向上,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真正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目标。二是层层动员,精心部署。市教育局先后3次专题召开电视电话会、区市县教育局长会,先后两次在700多人的全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会上部署,向社会公开了热线电话(30部),利用各类媒体向全市人民敞开接受监督。三是分段推进,落实责任。在“深化认识、自查自纠、高标准验收”3个阶段工作中,细化了工作目标和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了工作责任制。四是加强宣传,搞好指导。市教育局组织中心城区36所学校1000多名教师3次上街开展诚信教育承诺宣传活动,散发资料20万份,推出展板160多块;在各种报刊媒体发表行风建设的文章80多篇;编发行风建设专刊18期,有力促进了行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行风建设扎实有效。坚持率先垂范,教育行政机关带头转变作风,积极推进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三个转变”。市教育局推出了“首问责任、限时办理、对己清正、诚信教育”的社会承诺和“六不准”的规定,开展“勤学习”、“无差错”活动,实行“差错否决制”,修订完善了13项工作制度,对群众反映的教育收费、升学、辍学等实际问题,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过去“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和“生、冷、硬、推”等现象得到有效克服和杜绝。今年上半年,省教育厅行风建设检查组在检查我局工作后给予了充分肯定。
坚持标本兼治,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行风建设的重点来抓。全市构筑了监管体系,逐层落实了相关的制度和规章,认真贯彻“一费制”收费政策,坚持规范的收费“公示制”、“一证一册一据”制度,严格规范了服务性收费的项目和标准,学校教辅资料偏多的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市教育局制定了“十个严禁”,实行了“一票否决”。目前,全市基本遏制住了过去部分学校自立项目收费或擅提标准、扩大范围收费的问题,学校乱收费的金额较以前大幅度下降,上半年全市共查出违规收费28360元并全部清退,共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6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人,其中2名校长受到行政处分并被免职。今年4月,教育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长田淑兰一行到乐山调研后,对我市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坚持奖惩并重,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行风建设的关键来抓。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做光荣人民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大讨论活动和“正师风、树形象”演讲,教师节隆重表彰了全国、省、市优秀教师148人,塑造了一批从严治教、为人师表的先进典型,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三进三评”和“四一四要”活动,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沐川县教育局开展“心中有人、眼中有事、心中有方”的活动受到社会一致好评;乐山一中每位教师都作出了“四不让”的诚信教育承诺,让家长备受感动。据不完全统计,市直学校已有621名教师走访学生7293人次。同时,各地对师德师风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