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好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贪图眼前利益,在发展中重总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先进制造业、轻现代服务业,影响了经济发展质量和协调性的提升。存在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不能完全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看待发展问题、研究发展规律、指导发展实践。因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作风建设,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纠正背离科学发展观的观念和做法,通过思想大解放,推动作风大转变,促进效能大提升,实现发展大跨越,在经受新的考验中赢得新的发展。
2.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是实现发展新定位的根本保证。实现经济社会持续腾飞目标,必须靠真抓实干的作风来保证。近年来,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市四套班子成员条线分工负责制、各镇(区)、各部门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季度重点工作现场点评与推进制、市委常委农村分片工作责任制、重点工作督查制度,和上级考评、同级互评、群众测评、社会参评的四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体系等一整套组织推进、过程控制、督查考核机制,形成了踏实勤勉、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市委十届五次全委会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勇当江苏跨越发展的领先者、勇当江北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勇当苏中和谐发展的领头羊”等三个极具挑战性的发展定位,极大地激发了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鼓舞了斗志,凝聚了人心。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脚踏实地、拼搏进取的精神。
但是,也有少数同志对实现新定位疑虑重重、信心不足、徘徊观望,有的认为如皋经济社会发展经过沿江开发五年巨变,已经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当前紧环境下发展应当稳一点、慢一点;有的认为我市基础差、底子薄,产业结构还不优,经济总量还不大,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打破,一些均量指标还处于滞后位次,现阶段提出跻身全省、江北、苏中第一方阵的定位脱离实际、为时尚早;有的认为我市资源要素紧缺,产业、空间承载能力有限,现在发展速度已到了顶峰,定位过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现这些错误观念,实质上是执政为民宗旨不牢、发展大势把握不准,思想解放不深、机遇意识不强,创新精神不足、争先意识不够。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发生在少部分同志身上,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将妨碍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影响全市的经济发展环境。只有通过加强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引导各级干部把精力放在干事业上,把才干用在促发展上,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才能真正做到“解放思想抢机遇,乘势而上勇争先”,形成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干事创业氛围,推动新的发展定位如期实现。
3.加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群众满意不满意,是检验思想作风优劣的试金石。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人民群众的需要和愿望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当前群众所急的是资金、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的生产困难,群众所盼的是致富有门、交通便捷、子女上学方便、看病便宜等,群众所求的是公正、公平、安定、和谐的社会氛围,群众所怨的是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合理诉求得不到解决。近年来,虽然我们大力推进文明服务和依法行政工作,着力解决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突出问题;不断加大效能监察力度,健全行政效能投诉网络,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积极构建了市、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全市行政审批工作效率和便民服务水平的提升。
社会不和谐因素;有的把执政为民置于脑后,片面追求看得见的政绩,蔑视潜在的政绩,热衷做短期能出成效的事,不愿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对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改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