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要加快检测机构申报通过计量认证的步伐。检查中发现,全县所有检测机构均未通过计量认证。由于财力不足和思想认识上的原因,目前多数单位申请认证积极性不高,工作难度较大。检测数据关系到产品质量是否合格。计量认证可有效地规范检测行为,提高检测水平。特别是向社会出具检测数据的机构,未通过计量认证,检测数据不具法律效力。建议县政府要统筹安排,加大经费投入,改善硬件,相关部门要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为加快检测机构的计量认证步伐打好基础。
3、流通领域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城乡之间、不同商品之间质量差距较大。如粮油食品市场,存在着使用他人包装物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大米包装物,xx大米使用浦城等产地名称或包装,误导消费者,损害消费者权益。建议要加强部门之间协调和执法工作的配合,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提高管理水平。对流通领域的假冒伪劣的不法行为,工商技术监督部门要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严厉打击。对去年工业企业生产标准进行的完善修订工作,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使之真落到实处。
4、要加强技术资料的储备工作。产品生产标准是保护质量的最基本条件。从检查情况看,我县还没有一个单位有较齐全的产品质量生产标准资料。特别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产品生产国家标准资料不全,给开展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建议县技术监督局要把该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作为基础工作来抓。
5、要进一步加大对产品质量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产品质量法及《浙江省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规定监督抽查不得向企业收取检验费,这就造成了加大监督检查的频度、覆盖面和经济承受力之间矛盾。根据我县实际,重点企业产品监督抽查覆善率应达90%,其它企业覆盖率50%左右,而流通领域监督检查范围应更广。从量上说,至少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倍,即从每年的100余批次增加到200批次以上。按一般产品检验费每批次600元计,年增加监督检验费用约6万元。根据产品质量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监督抽查所需费用由同级财政解决。建议县政府要加大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投入,确保工作的开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