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
如此说来,禽流感的威胁倒有助于现代化家禽饲养企业加强自律了。但是,小规模饲养和农户饲养肯定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这恰恰是防控禽流感的薄弱环节。我国农业部采取春季和秋季集中免疫的办法,目的就是保证小户和散养户的家禽不发生疫情。
机关算尽的防控措施
就禽流感防控的难易程度,笔者走访了多位人士。泰国清迈卫生部门的官员认为,防控禽流感其实很容易,关键是教育饲养者,让他们了解传染途径和预防知识。比如人禽分离、接触家禽时带手套、之后洗手、病、死禽要深埋。然而难就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难在如何教育那些散落在农村各地的农户。比如处理病、死鸡,有些农户就不按要求处理,而是吃了,在接触、切割死禽的过程中很可能感染。因此,泰国准备从小学生教育入手,从小教他们如何对付禽流感。
高级兽医师曹平从理论上同意这个泰国同行的观点,他认为由于农户的教育水平有限,预防措施往往执行不到位。拿消毒来说,这是杀灭各种病毒最简单、有效的办法。但是农户往往掌握不好配药的计量,说明书上“从百分之几到千分之十几”的稀释比例对于一些农户来说实在是强人所难。药量少了杀不死病毒,多了人、禽健康受害。另外,具体操作上也经常出现问题,有些农户认为喷壶一喷,万事大吉,实际上剂量达不到不起作用。
另外,曹平从动物传染病理论上解释了现实中的困难。传染病传播有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卡住任一个环节都可以阻止传染。但是,传染源有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传染途径就更麻烦,病毒通过空气传播,如何控制?再有就是人员问题,对于养殖场来说,外部人员可以谢绝参观,但是内部员工也可能出问题。因此有些养殖场定了规矩,要求员工自家不能养殖动物,以免将病毒带进养殖场;还有如何控制易感动物,总不能为了防止禽流感都去养马吧?
农业部兽医司副司长李金祥认为候鸟传播病毒很难控制。农业部和中科院专家做了一些流行病学调查,从疫点分布和候鸟迁徙的季节情况分析,候鸟引发的疫情还是占主要的。李司长说,尽管我们可以采取措施让家禽尽量不接触候鸟,但是不可能不让候鸟带病毒,只要候鸟带病毒,它就有机会感染留鸟和家禽。一旦家禽感染发病,鸡只会通过各种方式向外界大量排毒,这对人的健康是非常大的威胁。
关于候鸟带毒、传毒的说法,最近日本的疫情可以提供佐证。1月13日,日本证实南部某农场出现疫情。该农场的经营者说附近池塘有大量的野鸭,农场人员一直给鸡舍挂着帘子,防止家、野禽接触。环境省认为,带毒野鸟的粪便可能从帘子周围的缝隙落入鸡舍,使鸡感染。可见,防控禽流感,有人算不如天算的一面。
面对一场预见中的流感爆发
自从2003年底h5n1型禽流感病毒登陆东南亚以来,种种关于病毒变异后可能引发人流感大流行的警钟始终长鸣不断。这种可能性到底有多大?人类难道真的会由于措手不及而惨遭重创?
流感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常见得让我们往往忽视其可怕的一面。全世界每年因流感致死的患者有25万人。流感病毒大约每20年变异成一种可以造成更大流行和危害的杀手,难怪联合国禽与人流感项目高级协调员david nabarro经常对记者说,“总有一天,世界性的动物与人流感大流行会爆发,但是我们不知道确切时间。”一些公共卫生专家经常引用1918~1919年的全球流感来说明危害之巨大。那次瘟疫持续了2年,经历了3次高潮,最终吞噬几千万生命。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