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炎、眼虹膜睫状体炎、脑膜炎。
第一批出现的皮疹为二期早发梅毒,此皮疹经2~3个月后可自行消退,在1~2年内又复发者称为二期复发梅毒,与二期早发梅毒相似,但二期复发梅毒皮疹数目少,皮损较大,形状奇异,分布不对称,好发于前额、口角、颈部、外阴、掌跖等处。
3、晚期(三期)梅毒 发生在感染2年后,是早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机体对体内残余梅毒螺旋体的变态反应所致。
典型的皮损表现为结节性皮疹和树胶肿。树胶肿为典型的晚期梅毒损害,80%发生于皮肤粘膜,少数发生于骨骼和内脏器官。少数发生眼损害,如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视神经炎、视网膜炎、角膜炎、眼树胶肿等;骨骼除发生树胶肿外,还有骨膜炎、骨髓炎、骨炎、关节炎等。
在晚期,心血管系统易受侵犯,主要有单纯性主动脉炎、主动脉瓣闭锁不全与主动脉瘤。少数患者神经系统也可受侵犯,主要有脑脊液检查异常、梅毒性脑膜炎、脊髓痨与麻痹性痴呆。
4、潜伏(隐性)梅毒 梅毒未经治疗或剂量不足,虽无临床症状,但血清反应阳性,并做特异性试验证实,脑脊液正常。这类病人称为潜伏梅毒。感染期在2年以内的称为早期潜伏梅毒,这类病人如不治疗,约20%有发生二期复发损害的可能。感染期2年以上者称为晚期潜伏梅毒,这类病人发生复发者少见,一般不具传染性。
5、先天(胎传)梅毒 早期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常出现于产后第2~6周,有
①营养障碍:发育营养较差,体重轻,皮肤松弛,貌似老人;
②梅毒性鼻炎:流涕、鼻塞、呼吸和吸乳困难,可损及鼻骨;
③皮肤粘膜损害:口腔粘膜损害、弥漫性斑丘疹及丘疹鳞屑性损害,扁平湿疣,口角及肛周放射性皲裂或瘢痕,可发生水疱棗大疱型皮损(梅毒性天疱疮);
④骨损害:为骨膜炎、骨软骨炎,梅毒性假瘫;
⑤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病变。
晚期先天梅毒多发生于2岁以后,其临床表现分为两组:
(1)永久性标记:为早期病变所遗留,已无活动性,具特征性,如前额圆凸、胡氏齿、桑椹齿、马鞍鼻、腔口周围皮肤放射性皲裂。
(2)仍有活动性损害所致的临床表现:常见的实质性角膜炎、肝脾肿大、神经性耳聋、树胶肿、骨膜炎等。
(二)组织病理
硬下疳表面常有溃疡形成,其下真皮内为致密、弥漫以浆细胞为主的浸润,嗜银染色在表皮及真皮乳头血管周围常可见梅毒螺旋体。二期梅毒疹组织学改变以真皮浅层及深层血管周围有淋巴组织胞浸润,并有数量不等的浆细胞及血管扩张、管壁增厚、内皮细胞肿胀为其特点。有的损害如扁平湿疣尚可见棘层肥厚,表皮突下延,在真皮乳头及表皮内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晚期活动性梅毒的损害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上皮样细胞、巨噬细胞浸润。先天性梅毒的组织病理与早期或晚期活动性后天梅毒相似。
(三) 实验室检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