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行为、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无处躲避,不法分子、腐败分子不得安宁;而且可以匡扶正气,弘扬“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主旋律,激励各级干部自觉遵循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更加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三)落实两个责任制、强化两个主体。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主体,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政府行政首长和企业法定代表人“两个负责制”。两个主体、两个负责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发展经济是政绩,安全生产也是政绩。从政府的角度讲,各级政府主要领导安全生产守土有责,要对辖区内各类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负责,重大隐患要胸中有数,重大问题要亲自抓,确保一方平安;从企业的角度来说,直接掌握决策权的法定代表人,必须负起责任,严格企业安全管理,自觉接受政府的有效监管、行业部门的有效指导和社会的有效监督。
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党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明确支持两个责任制的落实,把安全生产纳入政府政绩、企业业绩内容,加强监督考核,作为评价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各级安全监管机构是政府监管主体的组成部分,必须从严执法,公正执法。继续下决心解决“执法不严、工作不实”问题,推动监管执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要在抓落实上狠下功夫,把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方针政策已经确定,千万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会议上、文件上,务必落在实处。落实在于细节,细节反映真实,细节决定成效。安全生产工作最讲究细致周密,必须有严细作风,不能有任何的疏漏闪失。粗枝大叶、马马虎虎,是安全生产以及监管工作的大敌,必须认清危害,坚决克服。
(四)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造成目前重点行业领域重大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浅层次因素,也有深层次矛盾;有历史的积淀,也有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因此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在采取断然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同时,探寻和采取治本之策,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抓紧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的历史性、深层次问题。4月13日,华建敏国务委员主持召开国务院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对国务院116次常务会议决定采取的12项治本之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检查。建敏同志指出:实施12项治本之策是安全生产的“生命线工程”,要求各部门务必按照职责分工,主要负责同志亲自组织和部署,制定详细工作方案,建立责任制,加快工作进度。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安全监管部门,对12项治本之策的贯彻落实也要引起足够重视,要有紧迫感。在国家政策尚未出台之前,鼓励各地探索制定地方性政策措施,创造和积累经验。目前,我市正在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试点工作,这是一项治本之策,我们要根据华建敏国务委员的指示,在*探索制定地方性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开展。
二、正确认识形势,采取有力措施,扭转重点领域事故多发局面
(一)我市安全生产形势
今年以来,我市各部门、各地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树立和落实安全发展观,不断创新监管手段和方式,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全市总体保持了安全生产的基本稳定,但部分行业和区域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主要情况如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