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和纳税评估工作,着力解决税源管理中存在的职能分散、力度不够、水平不高、信息不畅、衔接不力的问题。要创新工作落实机制,积极探索实践抓落实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特别是通过多组织一些经验交流会、流动观摩会等,让基层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地感受中得到启发;通过多召开一些现场办公会、现场点评会、现场调度会等,让基层在相互交流中增加压力、激发动力;通过多尝试一些现场巡查、实地抽查、单位互查等,让基层在查漏补缺中明确落实的重点和努力方向;通过多组织一些外出参观学习,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的税收管理经验和做法,让基层学有方向、赶有目标。要创新责任考核机制,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每个单位、每个人员、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综合运用日常检查、重点抽查、在线考核、不定期暗访等方式进行督导检查,实行全过程跟踪监控,掌握基层动态,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该奖励的一定要奖励,该追究的一定要追究,有效解决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问题。各个县(区)局、各个征收分局、各个单位都要树立争创一流的意识,确立争创一流的目标,积极打造自己的亮点,创造自己的特色。凡是创新性工作被省局及以上机关推广的,市局都将对创新单位和单位负责人进行重奖。总之,全市地税部门要把机制创新作为推动地税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对待,认真查找阻碍地税工作开展的制度、机制、体制等方面的问题,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突破发展瓶颈,真正建立起制度管事、机制管人的良好运行机制。
(三)坚定不移抓规范,确保执法服务再上新水平。近年来,我们的执法服务工作有了很大改进,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在税收执法方面,各级要围绕解决执法监督不到位、执法责任制执行不力、执法防范意识不强等问题,积极研究和落实有效措施,进一步构建税收执法全过程监控体系,做到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要进一步深化执法责任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大力推进网上考核、网上检查、网上监督,规范税收执法行为;要进一步健全执法内控机制,提高执法预警能力,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要进一步抓好各项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有效防止企业钻政策空子偷逃税款,切实提高税收政策执行水平。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点,无论收入任务多么紧张,都要始终牢记依法治税原则,严格规范执法行为,既要应收尽收、十足收齐,又要坚决杜绝弄虚作假、收“过头税”。
在纳税服务方面,各级要围绕服务经济建设,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主动走上经济发展的第一线,加强经济税收的分析研究,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要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依法落实税收扶持措施,努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企业调整结构、开拓市场、走出困境,促进经济与税收平稳、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围绕服务社会发展,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支持下岗职工再就业、退伍军人创业、残疾人就业、帮扶弱势群体、支援抗震救灾等,积极维护社会稳定;认真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代征、代收工作,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要结合税收工作实际,认真学习研究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围绕服务纳税人,紧紧依托“征纳共盈”纳税服务品牌创建这个载体,全面优化纳税服务流程,进一步完善“一站式”服务、首问负责制、一次告知制,切实解决纳税人办理涉税事项“多头跑、多次跑”的问题;要全面推进纳税服务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纳税服务质量监督评价,切实规范纳税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