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税种的管理。经过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带动和地税部门的培植,营业税已成长为我市地税部门的第一大主体税种,营业税收入的快速增长对地税总收入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为此,我们把加强营业税的管理作为全年增收的重要支撑点,分行业研究征管措施,加大征收力度,收到了明显成效。*年,全市营业税收入在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又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全年共实现营业税收入12.2亿元,比上年增收2.33亿元,增长23.5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55个百分点;营业税占地税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31.52%,比上年提高了3.8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业营业税1.45亿元,比上年增长91.36%,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7.27个百分点;实现金融保险业营业税3.05亿元,比上年增长45.63%,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96个百分点;实现房地产业营业税1.84亿元,比上年增长43.19%,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2.72个百分点;实现住宿餐饮业营业税5880万元,比上年增长90.29%,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5.84个百分点。二是充分挖掘地方小税的增收潜力。在骨干税源、重点企业出现大幅减收的情况下,全市地税部门把加强零散税源、地方小税的征管作为挖潜增收的重点,认真研究各个税种的特点,以超常规的思路和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征收管理,采取了诸如土地使用税应税面积核查、房产税清理等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共实现城建税5.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07%;实现土地使用税4.1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4%;实现印花税7065万元,比上年增长31.64%;实现土地增值税6181万元,比上年增长 20.11%;实现房产税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3.73%;实现车船税6259万元,比上年增长48.67%。地方小税的大幅增长,为全市收入任务的完成和地税收入结构的优化、为确保全市财政收支平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切实加强重大建设项目税收管理。全市地税部门通过建立“分级采集、统一监控、属地管理、重点分析”的管理机制,建立税源管理台帐,实施跟踪监控和分项目管理,把重大建设项目纳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全年共纳入日常征管的重大建设项目230个,累计入库税款4亿元,占到了地税总收入的10.33%。四是切实强化税务稽查。面对艰巨的收入任务,我们充分发挥地税稽查部门的职能和作用,以“查大、查乱、查新、查薄弱环节”为主攻方向,大力开展对相关行业、企业和领域的专项检查,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切实整顿税收秩序,规范税收管理,增加税收收入。全市地税稽查干部职工讲政治,顾大局,勇挑重担,不辱使命,以只争朝夕、顽强拼搏的精神,加班加点,奋发工作,全年共检查业户669户,查补税款1.52亿元。特别是在稽查工作中,创新方式方法,讲究工作技巧,通过稽查约谈等形式,讲解政策,查找线索,督促纳税,既圆满完成了收入任务,又没因检查引起矛盾,稽查执法经受住了考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干部队伍活力得到充分发挥。一年来,全市地税部门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关注民生,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激发队伍活力。一是切实强化思想保障。新年伊始,就集中开展了“提高质效促发展,创新机制抓落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的忧患、发展、创新、责任“四个意识”;进入下半年,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深入开展了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着重解决少数干部职工存在的“歇气松劲”“畏难发愁”“急功近利”等问题。通过两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全市广大地税干部职工破除了思想中的障碍,破解了工作中的难题,促进了地税工作的健康开展。二是切实强化责任体系。围绕构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