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机关行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落实会议和公文管理规定,从严控制会议数量,提升公文流转速度。开发推广和应用财务集中式管理信息系统,严格经费管理,规范政府采购和财务支出,深入研究税收征收成本问题,探索部门预算管理和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资金管理新模式。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开展固定资产专项清理。强化行政成本核算与控制,贯彻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落实省政府经营性资产清理工作要求,开展税服换装工作,强化后勤和安全管理,推进专业、节约、高效的机关后勤建设。发挥科研所和研究会的作用,加强税收调研和科研工作,实施科研精品战略,完善专家顾问制度,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六)以纳税人满意为宗旨优化纳税服务
巩固服务体系,完善服务机制。围绕纳税人需求,强化全程全员全方位的服务理念,落实总局纳税服务工作规范,推进服务资源整合,健全服务信息平台系统,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增强服务针对性。健全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考核监控机制,严格落实纳税服务责任。始终把纳税人满意度作为衡量地税工作的重要标准,高度重视纳税人的意见和建议,实行纳税人投诉办理一把手亲自抓,建立健全纳税人投诉办理联系会议制度,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有序的税收征纳关系。
优化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手段和形式,推进税库银联网,完善推广多渠道办税系统,加快各市局信息门户分网站上线步伐,规范12366纳税服务热线,建立全省统一、功能齐全、方便快捷的电子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纳税服务志愿者作用,开展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等政策辅导活动。强化对中介机构的指导和管理,支持税务代理事业发展,巩固社会化大服务工作格局。
(七)以教育培训为重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巩固干部管理机制。继续推进“一把手”工程,健全各级班子选拔配备工作机制,优化各级班子结构,提升各级班子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深入贯彻公务员法,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竞争上岗和交流挂职办法,积极营造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激励干部干事业、支持干部干成事业的良好创业氛围。健全和落实能级管理制度,实行“精神为主、物质为辅”的激励机制,拓宽干部价值体现渠道。完善临时工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对临时工招聘、使用、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规范各级地税的临时工管理。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适应新时期税收工作需要,把提高教育培训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结合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编写岗位培训教材,因需施教,因岗施教,因材施教,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落实教育培训规划,加大六员培训力度,着手开展法律、统计分析、网络运维安全等专业人员中长期培训班。创新教育培训手段,加快广东地税远程培训系统开发应用,建立健全培训认证制度,逐步构建大规模、多层次、高效益的教育培训工作格局。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各级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开展以“为基层服务、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的新一轮排头兵实践活动,全面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坚持专题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解决干部职工实际困难相结合,做好“一帮一”对口帮扶,完善“救急济难”互助金制度,消除不稳定因素,确保队伍和谐稳定。加强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以弘扬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核心价值理念为重点,制定文化建设实施纲要,推进税务文化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八)以健全惩防体系为基础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