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明确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按照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部党组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认真落实新增水利投资计划。重点解决1571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对324座大中型病险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实施199个大型灌区骨干工程节水改造、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开展江河治理、骨干枢纽、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目前,去年第四季度新增的中央水利投资(不含南水北调工程)已完成61%,在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推进结构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明确了“十大工程”建设任务。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江河湖泊综合治理、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骨干水利枢纽和重点水源工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农村水电及电气化、行业能力等十大工程建设,大力增强洪涝干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配置调控能力、水土资源保护能力。三是全力抗旱保春灌。去年12月下旬以来,各地累计投入抗旱资金40.95亿元,完成抗旱浇灌面积2.11亿亩次,其中浇灌冬小麦1.97亿亩次,解决了181万人、57万头大牲畜的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极大地缓解了严重旱情对我国夏粮生产的不利影响。
第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水利问题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加快涉及民生的水利工程建设,让群众从水利发展与改革中获得更大实惠。一是民生水利工程投资大幅度增加。去年第四季度新增200亿元水利投资,优先安排50亿元用于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安排30亿元用于大中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安排30亿元用于粮食主产省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在年初召开的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确定的“十大工程”,把人民群众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作为水利建设的优先领域,基本覆盖了民生水利的各个方面。二是中西部地区水利发展步伐加快。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水利部陆续与xx、湖北、甘肃、xx、宁夏、新疆、青海等省、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订了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合作备忘录,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民生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更多地向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加大中央水利资金投入,取消了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县及县以下地方配套资金。三是群众利益得到更大保护。我们把维护群众的基本需求与合法权益放在水利管理中的突出位置,切实保障群众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城乡供水保障、用水结构调整、水利移民安置、蓄滞洪区运用补偿等方面的合法权益。扎实开展基层水利单位民主评议行风活动,认真倾听民意,解决了一批制约基层水利部门发展和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第五,保障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快。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认真梳理出制约水利科学发展的长期矛盾,并把解决突出问题同完善体制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从制度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水资源管理职能得到强化。国务院批复水利部新“三定”方案后,我们加快完成了部机关各司局的职能调整,强化了部分领域的管理职能。一些地方也加大了水利改革的力度,在强化水能资源统一管理,推进城乡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实施行政辖区内流域统一管理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二是水管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借助开展学习实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