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安全问题是一条底线,不能让步,在说理到家、服务到家的基础上,对一些见利忘义、有条件整改而不整改、甚至故意制售假冒伪劣,置安全隐患于不顾的不法经营户一定要予以严厉打击,并努力做到打击一个,教育一片。四是要创新方法,着力研究解决疑难问题。在去年试点中,我们碰到了一些疑难问题,有些通过创新方法解决了,但也有个别并没有能很好地解决。今年整治工作全面铺开,碰到的难点问题会更多,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去研究,更加努力去改进和创新工作方法。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忌生搬硬套地使用单一工作方式;要能充分听取业主反映意见,换位思考,从经营户的意见中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要相互学习借鉴经验,用别人的成功方法来指导自己解决问题;要善于集思广益,对某些矛盾焦点问题,我们要能够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几套整改方案,供业主自己选择,以达到更好的推动效果。
(四)进一步提高整治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十小”整治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为了发展、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提高整治工作的实效性,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贯彻“民生为本”的原则。在整治中要依法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坚决杜绝粗暴的工作方式,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事件。二是要堵疏结合、宽严相济。既要关停取缔一批无证无照、“制假售劣”的“十小”单位,更要扶持一批有条件的“十小”企业成长壮大。三是要使出实招。各乡镇(街道)和有关职能部门在整治工作中要结合实际,研究出台一些鼓励支持“十小”单位合作经营、定向配送、区域集聚、联合加工等有效的政策扶持措施,真正对行业发展产生一个推动作用。四是要贴近大局。要紧紧围绕政府中心工作,把开展“十小”整治与当前推动转型升级、扩大就业和保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服务全市的工作大局。
三、落实责任,确保完成全年整治目标任务
全面铺开“十小”整治和规范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一)强化领导责任
去年市政府已经成立了“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和规范工作领导小组,有17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在市质监局设立办公室,并建立了联席(联络员)会议、信息报送、新闻发布、督察检查、投诉举报和联合执法等一系列制度。今年“十小”整治工作在全市铺开,乡镇(街道)要发挥关键作用,工作力量必须充分到位。按照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和我市整治工作的实际需要,每个乡镇(街道)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制定好行动方案,指定一名得力领导担任分管工作。要求各乡镇(街道)“十小”行业整治与规范办公室统一设立在经发办,要做到一把手负总责、精力到位,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到位。要切实把“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加强经费保障。
(二)强化目标考核
要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抓落实、人人抓落实的目标考核体系。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主体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体系,把“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到乡镇(街道)、村和生产经营单位。市政府与各牵头部门和各乡镇(街道)要签订目标责任书,对任务和责任进行细化、量化,明确验收标准,确保工作有人做,责任有人担。整治期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每季度组织督查,深入一线,现场指导,督查督办,要督查工作进度、督查整治成效、督查台账资料和信息总结材料。对整治不力、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