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税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梳理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在鄞州、江北试点基础上,完成了“税易*”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工作,实现了全市征管数据的市级集中,基本实现了税收征管核心业务系统和外围业务应用系统的平稳运行,提升了税收信息化水平。
(三)注重依法治税,税收执法秩序进一步规范。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原则,依法开展各项税收工作。一是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修订完善征管业务和工作操作流程,健全岗责体系。二是加强税收执法监督,开展经常性的税收执法检查,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收政策执行、交通运输企业税收征管情况进行重点执法检查。三是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公布失效和废止的文件248件,进一步明确了执法依据,界定了执法职权,促进了依法行政。四是推进税收秩序整治工作,严厉查处各种涉税违法案件,开展税收专项整治和专项检查,全市共查补各项税款1.56亿元。五是广泛开展税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地税局“税收在我身边”征文税收宣传活动获得国家税务总局通报表扬。
(四)注重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向好的方向转变。各级财税部门积极发挥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努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平台。一是按照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全市安排科技创新资金72572万元,重点支持工业攻关、高新技术重点研发、中小企业创新、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和软件产业发展。出台了软件产业财税扶持政策,支持软件企业、软件创新研发应用和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安排8000万元支持科技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科技合作,安排农业科技资金5000万元,促进了经济结构的优化。二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资金扶持重点向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品牌和节能产品生产倾斜,全市安排14100万元专项资金,其中市级安排8500万元,支持114个重点优势行业技术进步项目建设和16项工业重点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财税扶持政策,大力支持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提升农业产业层次。三是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引导和促进旅游、现代物流及商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花大力气做大三产,支持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及产业升级,鼓励引进优质外资,推动企业“走出去”。四是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规范节能专项资金管理,整合支持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全市用于各类节能和生态环保专项资金达27783万元,增长200.4%,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五)注重保障民生,构建公共财政的力度不断加大。市级新增财力的73%用于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重点保障市政府提出的十方面实事工程和“解难创优”活动的落实。一是在教育方面,完善了帮困助学体系,城乡同步实施免除杂费的义务教育,全市62万名学生每年可减少学费支出约1.4亿元。鄞州、江北、*、高新园区对义务教育段学生实施免杂费、课本费、作业本费的免“一费制”义务教育。二是在医疗保障方面,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扩大到370万人,人均筹资金额达到129.7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99.7元。安排1亿元用于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启动30%以上乡镇卫生院建设。全市城乡医疗救助支出7540万元,38724人次得到医疗救助,城乡社区公共卫生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20元。三是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全市投入就业再就业扶持资金5亿元,13.9万人得到政策扶持,建立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