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优、能级管理等相结合激励机制,
并探索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要加大对有为干部的奖励力度,提高奖金额度,让多劳者多得,形成“
尊重人才、尊重业绩”的良好氛围。要对不思进取、效率低下,甚至贻误工作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通过兑现奖惩,最大限度地挖掘税
务干部的潜力,形成争先创优,力争上游的工作格局。
四、以落实互动机制为突破,围绕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遵循管理规律,创新管理方法,拓宽管理载体,推动税收管理有序开展
税收管理是一个有机统一的体系,贯穿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各级各部门要着眼于税收工作的大局,牢牢抓住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这条主线,把握关键环节,多管齐下,多方协调,切实提升税收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管理要有针对性。要把问题作为加强管理的着力点,既要善于查找问题、发现问题,又要正确对待问题、妥善处理问题。绝不能回
避问题、隐瞒问题,绝不能让小的问题积累成大的祸患。比如,对当前税收管理中存在两个脱节:一方面税收分析与征管脱节,没有充
分认识到税收分析对税收征管的重要指导作用,税收分析局限于对税收计划完成情况、收入增减情况和少数税源变化对收入计划的影响
的简单对比分析;另一方面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源管理、稽查等各环节的工作脱节,没有找到效率高的结合机制。在今后的工作中
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
二是管理要讲究方法。正确的方法是做好工作和完成任务的助推器。使用的方法越有效,管理的效率就越高。讲究管理方法,提高管理
效率,对于落实任务、推进工作尤为重要。各级领导干部在管理中要学会“弹钢琴”,善于抓重点,重点抓,以重点工作带动一般性的
工作,共同促进,全面发展,不能蛮干,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坚决摒弃简单粗暴的方式方法的运用,制定任何措施,处理任何事情
,都要深思熟虑,善于分析各种情况,统筹机关和基层,统筹部门与全局,统筹优势和劣势,统筹眼前和长远,增强决策的刚性和可操
作性。比如,税收分析既要关注税收收入总量增减的变化,更要重点分析税收收入相对于经济的变化,以及各税种收入与相关经济指标
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税收收入变化的经济、政策和征管等方面因素,科学判断税收收入增减的原因;既要分析税收收入计划完成进度
,更要加强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分析,对不同地区、产业、行业和重点税源企业的税负水平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各主要税种、税
目收入增长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弹性;既要作一般性分析,又要注意收入增长中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还应注意剔除特殊因素后的宏
观税负和增长弹性情况,以免因特殊的因素而掩盖了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既要有税收宏观分析,还要有税源的微观分析,要善于将一
个地区税收增减的总体状况,分解剖析到具体税种、具体行业和企业等微观方面,及时发现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
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及时解决。纳税评估之前要通过约谈举证,引导纳税人自查自纠,对那些自查不彻底、仍存在问题而又不补缴税款的
纳税人,依法实施纳税评估;对评估中发现的重大问题,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稽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对涉嫌构成犯罪的,坚决移交公
安机关追究刑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